站内搜索:
欢迎访问广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网站! 
  
   
   
9 古代科技史连载——见证世界最古老的活字印刷
来源: | 作者:pro18aae8 | 发布时间: 2014-07-02 | 3376 次浏览 | 分享到:


 

李肇伦  高级工程师

内容提要:本文以丰富的实物论证了“世界最古老的活字(包括金属活字)印刷是在中国”。

自从汉朝发明纸以后,书写材料比起过去用的甲骨、金石、简牍和缣帛要轻便、经济多了,但是抄写书籍还是非常费工的,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至迟到东汉末年的熹平年间(公元172178年),出现了摹印和拓印石碑的方法。大约在公元600年前后的隋朝,人们从刻印章中得到启发,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发明了雕版印刷术。最早的印刷记录是唐咸通九年(公元868年)时期印制的《金刚经》。

雕版印刷对文化的传播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刻板费时费工,存放版片又要占用面积大,常会因变形、虫蛀、腐蚀而损坏。印量少而不需要重印的书,版片就成了废物。如果雕版发现错别字,改动困难,常需整块版重新雕刻。

活字制版可以避免了雕版的不足,只要事先准备好足够的单个活字,就可随时拼版,加快了制版时间。印完后,可以拆版,活字可重复使用,且活字比雕版占有的空间小,容易存储和保管。活字的优越性就表现出来了。

使用活字印刷的这种思想,很早就有了。秦始皇统一全国度量衡器,陶量器上用木戳印四十字的诏书,考古学家认为:“这是中国活字排印的开始,不过他虽已发明,未能广泛应用。”古代的印章对活字印刷也有一定启示作用。关于活字印刷的记载首见于宋代著名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排版时先预备一块铁板,铁板上放松香、蜡、纸灰等的混合物,铁板四周围着一个铁框,在铁框内摆满要印的字印,摆满就是一版。然后用火烘烤,将混合物熔化,与活字块结为一体,趁热用平板在活字上压平整,便可进行印刷。用这种方法印刷,几十本以至上千本,效率就很高了。为了提高效率,常用两块铁板,一块印刷,一块排字。印完一块,另一块又排好了,这样交替使用,效率更高。常用的字如“之”、“也”等,每字制成20多个字,以备一版内有重复时使用(我们在检视西夏文陶活字时也印证了这个论断)。没有准备的生僻字,则临时刻出,用草木火马上烧成。从印板上拆下来的字,都放入同一字的小木格内,外面贴上按韵分类的标签,以备检索。

泥活字的发明,标志着活字印刷术的诞生,这个发明,比德国J.谷登堡活字印书早约400年。

韩国的一本明代古籍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金属活字印本,于是韩国人便声称自己是活字印刷术发明的祖先。韩国学者敢于宣称“起源国”在于有“活字实物”、“印刷物文物”两手证据。其中一手证据是《白云和尚抄录佛祖直指心体要节》(下称《直指》)。韩国驻华使馆官方网站称:20016月,《直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最古老的金属活字印刷品;20059月韩国政府资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清州为《直指》举行了大型纪念活动。《直指》作为韩国金属活字的“孤证”,受到了超越国宝的尊崇,宣传攻势十分了得,前总统金大中亲自参加了古印刷博物馆的活动,清州市和庆州市有“直指路”、“直指桥”等等——可见,韩国人已经把活字印刷当作发展旅游业的金字招牌。殊不知这只是个自恋的、缺少常识的活动。

活字印刷术在中国发明并且传播到全世界,这是个铁打的事实,但是我国只停留在文字宣传层面,很少用实物来宣示表明。经过我们多年来的收集考证,大量的宋辽时期的实物表明活字印刷术确实是在中国发明使用的。我们所收集到的实物活字模有木质、石质(巴林石、煤精)、陶质、金属(青铜、银合金)等等。

这不只是零散几个,而是成箱数万枚,有些还属于官方颁布的标准器。除了字模外,还有排版印刷用的底盘!

字模文字有汉文、契丹文、西夏文数种,证明中国大地上多种文字共同享用这项发明带来的便利。而且还有实物证实:活字印刷的书本年代甚至比《梦溪笔谈》的记录还早几十年。无论活字印刷具体是哪个人发明的,事实上就是中华民族发明的。

我们收集的这批实物,除了印刷用具外,还有本印刷成书于“寿昌三年五月” 的错版《尉缭子》,都以有力的证据向全世界宣称:中国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是不容他人篡改的。

关于陶制活字模

成盒的陶制西夏文,是为印制佛经而制作的,字体规整,胎质坚硬,完全可以担当起印刷的重任。它证实,陶活字模是与其他材质制作的活字模一样,都是印刷发展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份子。它的出现,也有力地驳斥了韩国某些学者关于“陶活字模不能用于实际印刷”的论述。

除了活字外,印刷书籍还采用了传统的刻版,使用材料有木与铜。

史金波、黄润华先生指出:“过去谈到中国的印刷术,只是中原地区的印刷术,汉文字的印刷术,而忽略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字的印刷事业。这一时期在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和带动下,少数民族也形成和发展了印刷出版事业,出版了大量图书,甚至还在印刷事业中有很多重要创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推动了中国印刷术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了民族文化的繁荣,推动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中国历代民族文字文献探幽》,P61

本节展现的资料,都证明上述论断的正确。显示宋辽时期的印刷出版业的繁荣兴旺,成熟与高超技术远比世界其他地区先进数百年。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最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