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济纳的胡杨林
李肇伦 高级工程师
额济纳的胡杨林闻名遐迩,各种介绍中都会写道:额济纳河两岸,分布着中国最为壮观的胡杨林。总面积为5636公顷,集沙漠、戈壁、草原、湖泊、胡杨林于一体,拥有神奇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人文景观,堪称大漠的一颗绿色明珠。
每当秋季,寒风染黄了树叶时,也就是额济纳的“胡杨节”,各地人马蜂拥而至,平时冷清的小镇,就变得热闹非凡,食宿费成倍地翻番长,不言而喻,门票也突飞猛进。不过,人们都在追求它的名声,依旧趋之若鹜。我们不能免俗,也趁着“胡杨节”前,先来看看。明知道此时叶子还没有黄透,非最好时机,但是怕那人群,更怕那昂贵的价格,只得如此,所谓“针无两头利”也。
离开了“东风航天城”,一路上戈壁与沙漠相连,眼看着夕阳落下,黑幕笼罩大地。汽车狂奔4小时之后,见到市镇的灯光,额济纳旗所在地“达来呼布镇”到了。
我们下榻的旅馆处于小镇的边缘,人称“李老师”(以前的职业是教师)的经理在门口相迎,并且热情地妥善地安排了次日我们的行程。有了他的指点,我们顺利地用一天的时间,游览了想看的地方,除了旗博物馆是日休息,次日的700公里车程实在是太远,时间无法保证赶到看傍晚的七彩丹霞,就没有参观,放弃了。旅途中总要有些遗憾的。
胡杨是生长在沙漠的唯一乔木树种,“胡杨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的传奇神话,加上多部电影在此取外景,都是吸引人们前来的要素。150元的门票(包里面的交通),即使是持有“老年证”的我们,也不能减免(必须65岁以上半价,或70以上免票)。只有咬着牙购票进去。
果然,我们来的还是早了些,二道桥与四道桥的胡杨林稍稍泛黄,七道桥的树开始大黄了。不过,大家还是兴致勃勃地拍照留影。三道桥的红柳海的确壮观,走进去,人们都被淹没了。
四道桥的胡杨林形态粗大,林间有不少空地,选择此地拍片子,确是个好地方,老谋子有眼光,太有品味了。
胡杨,神奇之处是叶子的形状:幼树叶如针似柳眉、壮龄树叶酷似白桦、老年树叶椭圆。甚至同一棵树也会长出各不相同的多种叶子。成熟期,白色种絮可飘飞100多天,一棵树可以根蘖一亩林。胡杨还可在零下42.3摄氏度至49.6摄氏度近百度的温差环境中照常存活,积水浸泡150天也毫无惧色。分泌出的树碱可以加入食品中,总之,是个神奇植物。
对于秋色胡杨的片子,网上流传的太多太多,也不用我再费口舌。曾看过北京香山的红叶、银杏,也看过川西北那百里彩林,稻城、新都桥的杨林秋景,我倒是对靠近黑水城附近的西戈壁“怪树林”感受颇深。
在镇西的戈壁滩,有一片枯死的胡杨,或挺胸,或匍匐,或仰天长啸,或悲天悯人,屹立在沙原,不肯倒下,犹如一群战死到最后的武士,悲壮而苍凉,当地人称其为“怪树林”。 人们称“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指的就是这个场面。
就着落日的余晖,我们拍了不少片子。回来细看,虽然都是些枯树,却各有韵味。即使枯萎了数百年,被狂风烈日肆虐摧残。并非只是“悲壮而苍凉”,在逆光下,我们不仅看到了坚韧,还可看到柔媚。胡杨所展现的品格,我们今人是否可以从中得到些什么启示?
站在沙丘上,看着红日沉入地平线,又一次将天际染红。天上出现了飞机云,那是战机的训练。美好的一天结束了,期待明天依旧是个好天气,因为张掖的七彩丹霞在等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