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 会 永 远 是 年 轻
——参加2014年度年会有感
协会名誉理事王永珍
我是1989年加入协会的。协会年年有年会,今又年会,但今年的年会有着特别的意义,是协会更为广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后第一次年会,喜讯频频,刷新历史记录。
2014年,协会被广州市科协评为“广州市基层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和“广州市科协团体会员先进单位”;
2014年协会被广州市民政局评定为3A社会组织并被列入“广州市具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社会组织的目录;
2014年经广州市越秀区党工委批准,协会成立了党支部。
取得这些佳绩,是协会与时俱进的结果,使我欣喜,很受鼓舞。
随着光阴的过去,我们会员个人的年岁在一年年加大,但协会永远是年轻的。祝协会蒸蒸日上,再创佳绩!
畅忆驯治乙卯洪水
马平卓
教授级高工
珠江流域于1915年(即乙卯年)发生了特大洪水,特别是北江流域的洪水,直接波及广州,广州城浸了七天七夜,长堤沿岸水浸止二楼,损失严重。在西关原省水利厅的大院里,矗立了一大幅战洪水的石雕画碑,碑面上刻划了3.48米的乙卯年最高洪水位,并刻上“居安思危除害兴利”那8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将永远是我们水利工作者的座右铭。
北江在历史上较大的洪水年份,有1877年(清光绪3年)、1885年(清光绪11年)。对1915年特大洪水,全省曾调查过36个河段,其中北江干支流有18个河段。通过对1915年7月特大洪水的调查分析,将对工程的规划设计和国民经济建设有很大的参考和应用价值。
北江防洪历史上一直是靠上堤,从清远石角到三水西南;在解放前还在石角建了一条第二防线石角遥堤、芦苞水闸、三水西南水闸,防洪能力不强。一到汛期,命令一下,我们就奔赴北江大堤,日夜奋战,每次抗洪都要坚守10天左右。有时西江同时发洪,防洪时间就更长了。如有隐患出现,抗洪抢险就损失不少人力物力。
那幅珠江流域治水规划选点大油画图,挂在办公室问口,每天进出看了一眼,都希望能早日实现,国泰民安,那种热望迫切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为了北江防洪工程能早日上马,我们先要查测分析水文资料,作为规划设计的依据。我们以北江横石为重点,开展北江全流域干支流的历史洪水查测。横石就是现在飞来峡工程升坝址附近的一个小镇。
通过几个月对北江干支流的历史洪水查测取得了宝贵的水文资料;又经过反复的综合分析研究,核定北江横石站1915年最大的洪峰流量为18600秒立米。经过水文频率分析,我们确定1915年洪水是相当200一遇的大洪水。在1984年的水文研讨会,曾对1915年洪峰流量暂定为21000秒立米。
飞来峡水利工程控制了北江流域面积达73%,它使北江大堤的防洪能力以100年一遇提高到200年一遇,足可将洪峰流量拦腰一切,使它低头了。欢欣之余,我深深感受到一个水文水利工作者的光荣,责任的重大。
北江飞来峡水利枢纽工程,五十年代规划兴建。1994年10月动工,1998年8月截流,1999年10月建成发电,6年工期5年完成。坝址在北江飞来峡上游升平,以防洪为主,兼顾航运、发电等综合利用功能的大型水利枢纽,是迄今广东水利建设规划最大的一个关键性工程。为此我写了几首诗词抒怀:
(一) 浪淘沙·截流成功
忆乙卯心寒,寝食难安。防洪抢险几艰难,选点发来先策划,何日降澜?
巨坝锁江咽,大禹传贤。为民兴利担重肩,喜世代升平实现,圆梦丰年。
(二)建成发电
南岭云山大方明,工期六载五年完。
轮机日夜送温暖,峡上游鱼逐浪惊。
(三)三访飞来峡水利枢纽工程
红花绿草绕湖边,雨雾游鱼拥闸前。
万恶洪魔穿孔过,百行兴旺艳阳天。
贯流发电光南粤,列进航船序井然。
笑浪随风亲面眼,献身水利润心田。
(四)南粤战洪图
久旱狂洪雨水凶,河堤点点战情浓。
三江即使齐顽发,众志成城斩恶龙。
(五)纪念乙卯百年洪水
乙卯七夜浸花城,西关凶潦上层楼。
北江大堤发来立,敢叫狂魔尽低头。
居安思危除病害,忠心狄狄献宏猷。
千魔万琢精规设,国泰民安铸宝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