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欢迎访问广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网站! 
  
   
   
17 文采园地
来源: | 作者:gzslx8 | 发布时间: 2016-07-27 | 2161 次浏览 | 分享到:

夏初游览清晖园

肖慈芳 高级工程师

早就听说过顺德的清晖园是广东的四大名园,心里一直想去见识一下,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成行。今年夏初的一个周末应同学相邀去清晖园游览。

清晖园,位于佛山市顺德区大良镇清晖路,地处市中心。故址原为明末状元黄士俊所建的黄氏花园,现存建筑主要建于清嘉庆年间。园取名“清晖”,意为和煦普照之日光,喻父母之恩德。园林经龙氏的龙应时、龙廷槐、龙元任、龙景灿、龙渚惠等五代人多次修建,逐渐形成了格局完整而又富有特色的岭南园林。清晖园与佛山梁园、番禺余荫山房、东莞可园并称为广东四大名园,也是岭南园林的代表作。参观了才知清晖园还是全国十大名园之一。真是广东人的骄傲。

 清晖园全园构筑精巧,布局紧凑。建筑艺术颇高,蔚为壮观,建筑物形式轻巧灵活,典雅朴素,庭园空间主次分明,结构清晰。整个园林以尽显岭南庭院雅致古朴的风格而著称,园中有园,景外有景,步移景换,并且兼备岭南建筑与江南园林的特色。现有的清晖园,集明清文化、岭南园林建筑、江南园林艺术、珠江三角水乡特色于一体,是一个如诗如画,如梦幻似仙境般的迷人胜地。

园内有大量装饰性和欣赏性的陶瓷、灰塑、木雕、玻璃。园内妙联佳句俯仰可拾,名人雅士音韵尚存,艺术精品比比皆是,令人感叹。

园林艺术处理颇具匠心。园内叠石假山,曲水流觞,曲径回廊,景趣盎然。

清晖园的造园特色首先在于园林的实用性,为适合南方炎热气候,形成前疏后密,前低后高的独特布局,但疏而不空,密而不塞,建筑造型轻巧灵活,开敞

通透。其园林空间组合是通过各种小空间来衬托突出庭院中的水庭大空间,造园的重点围绕着水亭作文。

其次,清晖园内水木清华,幽深清空,景致清雅优美,龙家故宅与扩建新景融为一体,利用碧水、绿树、吉墙、漏窗、石山、小桥、曲廊等与亭台楼阁交互融合,造型构筑别具匠心,花卉果木葱笼满目,艺术精品俯仰即拾,集我国古代建筑、园林、雕刻、诗画、灰雕等艺术于一体,凸显出我国古园林庭院建筑中“雄、奇、险、幽、秀、旷”的特点。

清晖园主要景点有船厅、碧溪草堂、澄漪亭、六角亭、惜阴书屋、竹苑、斗洞、狮山、八角池、笔生花馆、归寄庐、小蓬瀛、红蕖书屋、凤来峰、读云轩、沐英涧、留芬阁等,造型构筑各具情态,灵巧雅致,建筑物之雕镂绘饰,多以岭南佳木花鸟为题材,古今名人题写之楹联匾额比比皆是,大部分门窗玻璃为清代从欧洲进口经蚀刻加工的套色玻璃制品,古朴精美,品味无穷。
  在花木配置方面,园内花卉果木逾百种,除了岭南园林常用的果树,还栽种了苏杭园林特有的
紫竹枸骨紫藤五针松金钱松、七瓜枫、羽毛枫等,并从山东等地刻意搜集了龙顺枣、龙瓜槐等北京树种,品种丰富,多姿多彩,其中银杏、沙柳、紫藤、龙眼、水松等古木树龄已百年有余,一年四季,葱茏满目,与古色古香之楼阁亭榭交相掩映,徜徉其间,步移景换,令人流连忘返。
  清晖园的清雅,除了体现在名字上,更多的是见于那一色的青砖灰瓦、绿树白花。当然,清晖园的风雅 ,更透过一群名士才子的轻吟浅唱,拔弄着无数游人的心弦。

 

 

量力而行 尽力而为 退而不休

                           刘大中    教授

 

194010月出生,广东中山市人。中山纪念中学高中毕业后考取南开大学数学力学系,19608月经严格的政审、体检保送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某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北京某单位,19845月被国家教委派遣到日本大阪大学从事计算机“并列处理”研究两年(访问学者)。当年选拔标准:自愿报名(甘作苦行)、领导推荐(政审体检)、择优录取(比拼实力),我幸以专业(高频电路)加外语(口试及笔试)总分第一夺得当时北京市该专业唯一公派名额;因成绩“优秀”,免去大连外语学院日语“出国强化班”,节省国家开支,多与家人团聚一年,并用这段时间研修电脑软件。1986418日在东京“日本电子通讯学会”宣读论文,研究成果发表在我国一级专业刊物“电子学报”、“计算机学报”上。归国后任北京某单位副总工程师,19896月奉命南调广东省广播电视厅,参与引进日本NHK广播电视设备谈判工作,我曾任北京大学校长及中科院杨芙清院士的日语翻译,省广播电视厅厅长接见中村有光团长一行及广州市长接见日本驻穗总领事古森利贞时我担任翻译,苦尽甘来,个中滋味,如鱼钦水,冷暖自知!后任广州天河高新产业区实总首任法人代表。系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曾任北京软件学会理事、中国分布式微机协会广东分会暨广东软件保护协会副理事长、省总商会常委、省计算机学会暨广州智能工程研究会常务理事、广州博士俱乐部暨天河专家技术协会顾问、省政府采购专家、中山大学客座教授、广州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科技咨询委员、广东电脑商会(创会)暨粤港澳台电脑商会联谊会会长、港澳暨中山市电脑商会名誉会长及部分专业刊物编委、顾问等。

2000年退休后,觉得无所事事,必然伤身损心,要活到老、学到老、适应到老,我盼“老有所为发余热,心静平和度晚年”,量力而行,尽力而为,退而不休。我婉拒个别大学、学院的“客座教授”,只保留中山大学一个席位,仍任“荣誉会长”、“高级顾问”。参加省内各地、市政府采购专家评审、方案论证及项目验收工作,投身科普活动(撰文及作报告),并为省市学术团体、协会机构尽绵薄之力。在革命前辈、老同志革命精神感召下,秉承“文如其人”、“言为心声”、“铁笔担道义”、“我手写我心”宗旨,至今已在中华工商时报、羊城晚报(花地)、广州日报、老人报、红枫、秋光、广州文摘报、信息时报、中山日报、省老科协暨广州老科技协会《会讯》、新粤商、隆都沙溪侨刊、东镇侨刊、电脑商情报、广东科技报、科普声讯等报刊发表文章70余篇;《科普声讯》(季刊)迄今出版47期,我有29期文章见刊。退休后获奖(状)牌、聘书15件,其中:2013年获广东省电脑商会20周年“特别贡献奖”、2014年广东省电脑学会30周年“突出贡献荣誉奖”,退休后仍有专业论文获省计算机学会“优秀论文”奖,(见《现代计算机》总第199期),并获《老人报》“隔代亲”征文一等奖,领受贺信、奖状、奖金。这是国家培养、党教育的结果,更是与在部队熔炉中的打磨锤炼分不开!可谓:时也(改革开放)、命也(天道酬勤)、运也(大众支持、相助、鼓励与鞭策)。逢年过节,我会接到很多同志朋友的问候,比如:中秋13字的短讯令我感激与心安:“刘会长:祝中秋节快乐、健康、平安!”发信人:1360004XXXX。我感恩逝去的岁月与年华,退休后我要求做到心态平和,劳逸有度,生活有节,不搓麻将,不炒股票 ,不烟不酒,饮食均衡。家住广州天河体育村社区,今年929日下午举办“迎国庆、庆重阳”游园活动,有抛纸球、夹乒乓、掷金镖、套藤圈四项,我都得奖,在场观众拍手鼓掌,竖起大拇指向我祝贺!我玩一轮后得四个奖品,“见好就收”,将机会留予别人;回家我将两件奖品分送两位保安,共享欢乐。说明我心态平和,健康尚可,起码当下并未痴呆,没染柏金森及阿尔滋海默症!如今我已年逾古稀,仍活跃在IT(信息科技)界及社会的舞台上,老牛心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专家评审会上,多次被“一致推举为评委主任”,这种“被使用”、“被重用”、“被尊重”的感觉很好,得到大家的认可,很高兴;同时我亦不断学习、努力增强实力,完善自己。我想:人只要活着一天,就应不“虚度年华”不“碌碌无为”,收获的就是快乐满足和幸福愉悦,让晚年的生命更具意义、价值和光彩!正是:

十月枫叶红彤彤,男女老幼乐其中。

振兴中华强国梦,改革创新九州龙。

乐以忘忧不知老,气和心平餐餐好。

空谈误国干兴邦,余热生辉夕阳红。

 

   
最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