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策 高级工程师
1971年2月,由前苏联、加拿大、澳大利亚等36个国家在伊朗小镇拉姆萨尔签署了《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也就是《湿地公约》)。
湿地包括沼泽、泥炭地、湿草甸、湖泊、河流、滞蓄洪区、河口三角洲、滩涂、水库、池塘、水稻田以及低潮时水深浅于6米的海域地带等。据世界保护监测中心的估测,全球湿地面积约为570万km2(也有人估计为850万km2),占地球陆地面积的6%,其中湖泊占2%,藓类沼泽占30%,草本沼泽占26%,森林沼泽占20%,洪泛平原占15%。世界红树林的面积约24万km2,珊瑚礁约60万km2。
目前,世界最大的湿地位于巴西马托格罗索州的潘塔纳尔(Pantanal)沼泽地,面积达2500万公顷,沼泽地内分布着大量河流、湖泊和平原,其中的湿地、草原、亚马逊和大西洋森林都是南美具有代表性的生态系统,沼泽地不仅有世界上最大的植物群,还栖息着1000多种动物,包括650种鸟类、230种鱼类、95种哺乳动物、167种爬行动物和35种两栖动物,早在2000年11月,潘塔纳尔沼泽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进入沼泽地后,首先进视线的是一望无际的草场和数不清的白色牛群,紧接着道路两旁出现湖泊和河流、五颜六色的飞鸟,趴在水边晒太阳的鳄鱼。
在一个不到500平方米的湖中生活着几百条鳄鱼,因此它们在水中流动起来是摩肩接踵。每到雨季来临,它们活动频繁,而到了冬季,当湖水接近干枯时,鳄鱼就蛰伏在泥土中,直到第二年雨季来临。
为了保护这里的野生动物,近年来,巴西有关部门和当地政府加强对当地居民进行环保教育,并采取了各种管理措施,比如在进入沼泽地的一些主要路口设立检查站,严格禁止捕杀猎物和砍伐各种树木,并且对可捕杀的水生动物的种类和大小都有严格规定。因此,尽管这里鲜鱼遍布整个沼泽地,但在当地的商店却没有鳄鱼制品出售,当地餐馆里也不会出售鳄鱼肉。此外,雪豹是该地区凶猛的野兽,经常袭击这里的牛群,政府规定,凡是自己的的牛遭到雪豹袭击均可以向政府索取赔偿,但严格禁止以各种借口猎杀雪豹。在保护当地动物的同时,当地政府还积极发展生态旅游,这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也为该地区更好地开展环保工作积累了资金。
我国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我国在1995年开展全国湿地资源调查,将湿地分为四大类自然湿地和一大类人工湿地。四大类自然湿地包括海滨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其中海滨湿地包括低潮时水深6米以内的海域及其沿海岸浸湿地带。
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查明,我国单块面积大于100公顷(即1平方公里)的湿地面积为3848.5万公顷。其中,自然湿地3620万公顷;人工湿地228.5万公顷。自然湿地中,沼泽湿地1370万公顷,近海与海岸湿地594万公顷,河流湿地821万公顷,湖泊湿地835万公顷。湿地内分布有高等植物2276种;野生动物724种,其中水禽类271种,两栖类300种,爬行类122种,兽类31种,鱼类1000多种。我国湿地主要具有以下5个特点。一是类型多:《湿地公约》划分的40类湿地类型最丰富的国家。二是面积大:仅自然湿地就有3620万公顷,三是分布厂:从寒湿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原都有分布。四是区域差异显著:东部地区河流湿地多,长江中下游和青藏高原湖泊湿地多等等。五是生物多样性丰富:湿地生境类型众多,不仅物种数量多,且多为中国特有。因此,我国的湿地保护已经成为国际湿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地区。
湿地不但具有丰富的资源,还有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各种类型的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淡水资源、均化洪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物和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资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湿地的这些重要功能和价值一直是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物质和环境基础。湿地的生态效益表现在:
一是保护生物和遗传多样性。自然湿地生态系统结构的复杂性和稳定性较高,是生物演替的温床和遗传基因库。许多自然湿地不但为水生动物、水生植物提供了优良的生存场所,也为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特别是水禽提供了必需的栖息、迁徒、越冬和繁殖场所。例如,象征着中华文化吉祥和长寿的丹顶鹤是一种非常优雅和濒危的鸟类,它们在从俄罗斯远东迁徒至我国江苏沿海盐城,2000多公里的途中,要花费约1个月的时间,要在沿途25块湿地停歇和觅食,如果这些湿地遭受破坏,将给像丹顶鹤这样迁徒的濒危鸟类致命的威胁。因此,可以说,如果没有保存完好的自然湿地,许多野生动物将无法完成其生命周期,湿地生物多样性将失去栖身之地。同时,自然湿地为许多物种保存了基因特性,使得许多野生生物能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生存和繁衍,被称为"物种基因库"。我国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仅鸟类就达271种之多,在亚洲57种频危鸟类中中国湿地31种,占54%;世界15种鹤类在我国记录到的就有9种。水鸟是湿地野生动物中最具代表性的类群,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较灵敏地反映着湿地环境的变迁。拥统计,我国有湿地鸟12目32科271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水鸟有10目18科56种,属国家保护的有益或者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水鸟有10目25科195种,按居留型可分为夏候鸟、冬候鸟、留鸟和旅鸟4类,其中大部分是候鸟和旅鸟。在亚洲57种濒危鸟类中,中国湿地有31种,占54%;全世界鹤类有15种,中国有记录的有9种,占60%肌 全世界雁鸭类有166种,中国湿地有50种,占30%。
我国湿地水鸟的分布与各地的气候、水文、植被等自然地理特点相适应。北方处于寒温带和温带。以夏候鸟和留鸟占优势,很多水鸟都在北方繁殖,到南方越冬。
中国的湿地还是许多珍稀濒危鸟类越冬地或迁徙必经之地。因此,中国湿地保护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例如位于青海省西宁市西北100余公里处的青海湖,总面积4500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鸟岛位于青海湖西北隅,距西宁市300公里。每年3至9月,数十万只斑头雁、鱼鸥、棕头鸥、鸭鹤、白天鹅(冬天)和鸭类云集于此,繁殖、换羽、构筑了举世闻名的鸟国。
鸟岛的鸟,大都是候鸟。每年春天,当印度洋上的暖流开始吹拂时,侨居南亚和我国南方等地的鸟禽带着春天的气息,越过冰雪皑皑的喜马拉雅山,跨过长江、黄河向北迁徒,一路上像久离家乡的"游子",日夜兼程赶回自己的故乡,进行新的繁衍生息。飞到鸟岛的鸟儿,来不及洗去羽毛上的征尘,顾不得安闲地歇息,便忙忙碌碌地衔草运枝,建造新家。这时候的鸟岛,简直是一片欢腾的世界,繁忙的世界、喧闹的世界。云集到岛上的数以万计的鸟儿,从早到晚不停地飞起落下,落下飞起,天上地下,岛内岛外,全是鸟儿繁忙的身影。
美丽的青海湖鸟岛,是鸟儿的乐园、鸟儿的天堂,也是青海高原的一大奇观。近年来,这幽美壮丽的鸟岛风光、奇物的水禽生活,正吸引着众多游人观光,引起人们对它的憧憬和向往。
湿地是禽鸟林息和迁徒的重要“驿站”,也是避免人与禽鸟接触的缓冲带和隔离带。但由于开发不当和保护不力,一些湿地功能受到破坏,面积不断缩减,原本充当人类阻击流感屏障的湿地,却成为禽流感逞凶的突破口和疫情的高发区。
二是减缓径流和蓄洪防旱。许多湿地是地势低洼地带,与河流相连,是天然的调节洪水的理想场所。
三是固定二氧化碳和调节区域气候。导致全球气温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过多。科学家研究,在过去100年的10个气温最高年份中,有9个在1990至2001年的这12年间,这期间正是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包括湿地生态系统造成破坏严重的时期。湿地由于其特殊的生态特性,在植物生长、促淤造陆等生态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无机碳和有机碳,由于湿地环境中微生物活动弱,土壤吸收和释放二氧化碳十分缓慢,形成了富含有机质的湿地土壤和泥炭层,起到了固定碳的作用。如果湿地遭到破坏,湿地固定碳的功能将大大减弱或消失,湿地将由“碳汇”变成“碳源”,对全球气候将产生重大影响。科学家研究,湿地固定了陆地生物圈35%的碳素,总量为770亿吨。
四是降解污染和净化水质。湿地具有很强的降解污染的功能,许多自然湿地生长的湿地植物微生物通过物理过滤、生物吸收和化学合成与分解等把人类排入湖泊、河流等湿地的有毒有害物质转化为无毒无害甚至有益的物质。当然,湿地净化水质必须在其自然承载能力之内,一旦湿地遭到严重破坏,就会丧失自我修复能力,目前,我国许多自然湿地污染严重就是由于过量排放污染物造成的。湿地提供充足淡水、补充地下水的能力,已得到国际社会的公认,世界水大会和《湿地公约》都有相关决议要求各缔约国努力保持湿地在维持稳定健康淡水上的巨大作用,2002年世界湿地目的主题就是“水、生命和文化“,迸一步强调了湿地作为谈水供应者的地位。湿地在降解污染和净化水质上的强大功能使其被誉为"地球之肾"。
五是防浪固岸的作用。海浪、湖浪和河水等对沿岸地区构成巨大威胁,许多湿地没有保护好的地区,由于缺乏红树林等湿地植被的保护,有些地方海岸线每年都要倒退几米,湿地植被生长良好的地方,海浪的流速和冲击力都会减弱,使水中泥沙逐步沉淀形成新的陆地。因此,湿地对保护国土安全具有重大作用。
长期以来,人们视湿地 (尤其是沼泽地)为"荒地"或"荒水"而鄙视之,特别是沼泽地,人们通常把它看作是蚊虫孽生的地方,死亡和恐怖的区域。甚至连政府有关部门也将其列为"六荒"之一。于是乎,大量的湿地成为国土另类,社会的包袱,成为被”改造利用”的对象,正是在这一陈腐、片面观念的指导和驱使下,大片的湿地或消失了,或退化了。那么,湿地难道真像人们所认为的那样?不!湿地不仅不是“荒地”或“荒水”,而是宝地、宝贝、是全球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它的环境功能和效益可比得上甚至超过森林和海洋。联合国环境署2000年的权威研究数据表明,每公顷湿地生态系统每年创造价值高达14000美元,是热带雨林的7倍,是农田生态系统的160倍。英国《自然》杂志1997年公开评估后确认,全球生态系统的价值是33万亿美元,其中全球的湿地生态系统又占45%,为14.9万亿美元。以上几组关于全球湿地价值的数字,令人惊叹,但又不是空穴来风,它向人们表明的是:湿地是地球上当之无愧的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
我国的湿地形势异常严峻:湿地面积在迅速减少;湿地污染在日益加剧;湿地淤积日趋严重;湿地水资源被不合理利用;湿地生物资源在无序地利用;湿地受到外来有害物种的侵害。片面的认识和错误的发展观驱使人们蚕食、掠夺、榨取湿地。湿地不是“荒地”、“荒水”、“蚊虫孽生的地方”,湿地是地球之肾,地球之肺。我国的湿地面积共6500万公顷,占世界湿地面积的10%,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我国人均占有湿地面积为0.054公顷,位于金球第100位以后。
我国的湿地形势异常严峻!
湿地面积迅速减少
过去大跃进年代“让高山低头”,“让河水让路”,“高峡出平湖”口号影响下的造田运动和近20年的大建设,盲目地农业开垦和城镇建设占用湿地,直接造成了我国天然湿地面积的大量消减,据统计,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全国湿地面积达1000多万公顷,其中洞庭湖,洪湖与江汉湖群垦殖率达50%以上,郡阳湖达25%,全国湖泊因垦殖而丧失湿地容积高达350亿m2以上,相当于我国五大淡水湖的总蓄水量。号称千湖之省的湖北,上世纪50年代时湖泊面积达83万公顷,而现在只有24万公顷。三江平原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沼泽分布区,据统计,1975年三江平原自然沼泽面积为244万公顷,占平原面积的48%;1985年沼泽面积下降到150万公顷,占平原面积的29%,到1990年沼泽面积仅剩下113万公顷,仅占平原面积的22%。西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新疆艾比湖水面已从上世纪50年代的12万公顷萎缩到了现在的5万公顷;博斯腾湖水面减少了1.2万公顷,我国沿海地区己累计丧失滨海滩涂湿地面积约119万公顷,另因城乡工矿占用湿地约100万公顷,两项相当于沿海湿地总面积的50%。
湿地污染日益加剧
目前,我国许多天然湿地已成为工农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承泄区,几乎所有的江河、湖泊、水库、池塘等水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身心受害”的歌谣唱出了江河污染的现状。据国家水利部2005年调查统计,我国131个大型湖泊中,达到富营养化程度的湖泊67个,如杭州的西湖,南京的玄武湖,云南的滇池,合肥的巢湖及武汉的马湖等均达到高度富营养化程度。北京市的什刹海,从1999年开始,连遇3年干旱,进入湖内的大量的氨、磷物质使湖水出现严重的富营养化,以致于2001年大面积的“水华”爆发。湖水变黑发臭。随着大量水生物死亡后腐烂在湖底,更进一步加剧了湖水水质的恶化,由此而造成的生态和经济损失无法估量。
广州现有湿地总面积86178.7公顷,占广州市土地总面积11.6%。广州地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河流众多,为湿地生物生长与繁殖,提供良好的自然条件,据调查,广州市湿地植物共有133科291属431种,广州市湿地动物资源也很丰富,有鸟类74种,数量最多达10万只,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黑颧、二级保护珍稀濒于危动物黑脸琵鸳,爬行类动物55种,鱼类种类153种。全市主要河流有珠江河道、流溪河、增江河、蕉门水道、洪奇水道等,各河流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主要有:① 在城市建设中填埋河涌、占用河滩地;② 不少河涌已经通过硬底化,封闭渠箱式的改造,被用作排污通道;③ 由于污水处理能力滞后,一些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出,使河流和河涌遭到严重污染;④ 一些河涌因得不到经常性水源的补充,河道干涸,低洼处垃圾污水积屯,发黑发臭;⑤ 治理河岸护堤时,基本都采取垂直型护壁堤围的形式,破坏了河流的生态功能。
过度捕捞,盲目发展水产养殖
近年来随看经济发展,捕捞强度不断加大,捕鱼船只迅速增加,许多用密目网具,母鱼子鱼,一网打尽,酷渔捕使海洋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海洋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受短期经济利益驱动,在海涂和红树林湿地上挖鱼虾塘。盲目发展水产养殖,密度大,过量投放饵料,大大超出了养殖容量和环境容量,加剧了海水富营养化,频繁引发赤潮和咸水回流。
由于沿海滩涂的围垦,破坏了湿地植被,如红树林,芦苇,水莎草等植物群落,破坏了珍稀鸟类和水生动物的栖息环境和食物来源,从而威胁这些珍稀鸟类的生存。红树林目前主要是近年新种植的人工群落,面积仅为解放初期的25%。天然的秋茄、桐花树、红海揽、老鼠箭等种群己濒临绝境。
滩涂开发利用不合理:① 过度围垦,致使航道路阻塞,珠江口由于滩涂形成快,新垦地不断增长,已严重威胁西航道及蕉门,洪奇沥,横门等各口门出口航道,降低航运价值,影响经济效益;② 江河湖海水产养殖过多,影响排洪泄涝,由于滩涂围垦养殖发展过快,江、河、海湾淤积快,影响了内陆洪涝的排泄和潮水的涨、退,湿地淤积垃圾,从而影响河口海岸的生态;③ 重商业开发,轻生态利用。珠江口围垦开发多用于城镇扩建,工业建设等,大量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排入海中,便东岸水域污染日趋严重。
湿地不应是经济增长的牺牲品。不该是人类的摇钱树,湿地需要合理利用,需要精心呵护。让我们像对待我们身体的肾、肺那样,在精心呵护中合理利用,在合理利用中精心呵护,让湿地的生命之树长青,从而造福于自然,造福于社会,造福于人类,造福于子孙后代。
现在世界各国都注重湿地的保护工作。
美国湿地保护的意识觉醒得较早,上世纪70年代颁布的《洁水法》,已出现了保护湿地的相关条款:1985年出台的《食品安全法》中的“大沼泽条款”,进一步扩大了湿地的保护范围,1987年召开的“国家湿地政策论坛”上,提出了“无净损失”的湿地目标,即任何地方的湿地都应该尽可能地受到保护,转换成其他用途的湿地数量必须通过开发或恢复的方式加以补偿,从而保持甚至增加湿地资源基数。随后,湿地的“无净损失”目标相继被老布什和克林顿政府所采纳。
布什总统在2004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上的讲话中宣称,美国不仅要保护好现有的湿地,而且要使总的湿地面积和质量有一个大的增长,他说:“以前的湿地保护政策只限于如何防止失去湿地,今天我宣布一个新政策,即我们国家的一个新目标:除了防止失去湿地(无净损失)以外,我们将扩大美国的湿地。”并提出了具本的实施目标:在未来的5年内,美国将恢复或新建、改良和保护湿地的面积达到300万英亩:(1英亩二0.405公顷)其中,恢复和新增湿地100万英亩,改良湿地100万英亩,保护湿地100万英亩。
2006年,美国共恢复,改良和保护了179.7万英亩的湿地,其中,恢复或新建58.8万英亩,改良56.3万英亩,保护64.6万英亩。前两年已完成了五年任务目标的60%。
2008年提前一年实现全部计划工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上接第105页)
A.金属铁屑:是缝纫机零件进行金属切削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铁屑,可以供应给冶炼厂作冶炼
金属的原材料。
B.锅炉煤渣:供应给制砖厂作制砖的原材料。
C.冲天炉废渣:是铸造冲天炉熔铁产生的废渣,经过冲水粒化后,供应给水泥厂作矿渣水泥的原材料。
D.铸件造型废沙:供应给建筑工地作填土等用途。
我们对“废渣”的处理是贯彻“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保护环境,造福人民”方针。实行“一业为主,多种经营”,不得任意丢弃。
4.工业噪声。必须按照国家或地方标准规定噪声强度:
旧车间工作地点不超过90分贝,新建车间工作地点不得超过85分贝。居民点白天在工厂围墙外一米处检测不超过60分贝。产生噪声大的工作场所,如缝纫机装配生产线的工作场地,空气压缩机房,发电机房等,是采用吸音板、隔音墙、隔音门等措施治理。
一、 工厂企业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
工厂企业要做好防治环境污染,就要认真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在新建、改建、续建工厂时,必须把防治各种有害因素的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并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将有害因素消除在生产过程中,使其少产生或不产生。对于不能完全消除的部分,要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这对做好工厂企业的环境保护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