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欢迎访问广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网站! 
  
   
   
2 广州市老工程师协会 2006年度工作总结
来源: | 作者:gzslx8 | 发布时间: 2007-05-01 | 5388 次浏览 | 分享到:


广州市老工程师协会理事长  卢 湛  教授级高工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会员同志们:

一、  概况

2006年是我会初步迈进强势协会取得成功的首年!

从去年97日换届进入第十届至今,出现了可喜的大好发展形势,业绩强劲,持续发展。表现在如下事实:

一是新一届(本届)理事会空前团结一致,同心同德,紧密协作,努力进取,扫清过去的内耗消极因素,从而推动各项工作与时俱进。

二是本会的科技学术与服务两项主要核心工作更形强化。尤其对科研领域更是跃升了一个台阶。

三是在自身建设方面,随着本会知名度提高引致申请入会的科技人士大为增加,其中不泛科技专业单位领导和总工程师,其科技水平与专业素质较高,且较年轻;因此使会员整体的质与量向优与多转化,同时也趋于年轻化。

四是本会派出专家组对阳春市进行山区对口工业技术协作,充分发扬科技支持精神。

五是会员中的个别科技精英人士勤奋刻苦钻研,取得突破,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其专利权;现本会正大力支持其成果的转让开发。

六是本会派出15名专家会员支持广州市自来水建安公司的工作,使该公司能正常开展业务。

七是随着我会几年来先后出版发送在全国老龄协会首创的《广州市老工程师协会专业文集》共三辑的学术交流影响,业界对我会的了解知悉逐渐加深,致使他们主动前来洽谈业务项目的委托或协作;还有一些人士则是慕名申请入会的。

八是会内科技精英退而不休,自行创业开办公司,纳入我会协作领域,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九是会员参加会内活动越来越积极,热情可嘉。尤其在每月一次协会例会的会场已不足容纳到会者,亟需另觅新的会场。

从上列事实进行归纳,表明在换届大会上提出“构建强势协会”的预期目标业已初步奠定基础,理直气壮取得成功!这是实事求是在有充分事例为根据的、不可逆转的基础上取得的。

二、  工作业绩

1.   科学技术交流

为了积极响应支持市科协的号召,我会科技精英主动热情投身科研学术活动,花费众多时间进行钻研、撰写,完成科技论文12 篇,汇总申报《广州科技沙龙》共6个课题研究项目。名称如下:(一)气静压电主轴与高速加工;(二)关于直饮水问题的研究与建议;(三)建闸挡潮蓄淡解决珠三角淡水供应的研究;(四)建筑节能的动向;(五)生活用水终端洁水技术;(六)生态花园(农业)工程。其中每个项目都具有正高职称(教授或教授级高工)或广州市科协前副主席、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较有知名度的专家学者;他们是:陈世钰、江修恭、曾宪岳、罗润生、梁克诚。特别值得称颂的是:吴希权教授级高工、化工食品专家主动热情参加对直饮水的研究工作,花了一个月时间在互联网络找到有关信息一千多条,作为沙龙论文的最新依据和理据。

此外,开展“科技游”式的学术交流活动。组织会员参观广州大学城、会展中心、珠江南岸赤岗新电视塔、广州国际设计展;合计183人参加。这项活动既是“有所学”主要内涵,从中可学到国内外先进科技,同时又带有旅游的雅兴与风采。

2. 技术协作

  我会参加了广东省老科学技术工作者联合会(简称“省老科联”),是其团体会员。而对阳春市进行山区对口工业技术协作,是省老科联今年的工作重点工作任务之一;我会被分配了四个项目,并委托化轻综合委员会组织5名专家会员分成4个课题组前赴当地进行工作,由吴希权教授级高工率队统筹。4个课题名称是:(一)春沙仁在加工过程中脱除异味的研究;(二)提高含脂肉脱水效果和提高食品干燥脱水效能的研究;(三)木制家具加工过程中的木粉尘污染问题的技术咨询;(四)包装箱在彩印过程中上色不好的技术咨询。在阳春市到对口厂调研和实地调查,初步摸清了对口厂及课题的有关情况,在当地的总结会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原则意见。其后又向各个对口厂就我们共同关心的生产技术问题,提出解决的初步协作意向。总之,这一工作成效较大。

3. 会员科研成果多项

       陈世钰教授级高工退休后经过多年的科技刻苦钻研,在2003年获得国家专利的基础上又提出了《高刚性大功率气静压电主轴的结构设计》科研成果(相关内涵曾在我会专业文集第二、三辑发表),200611月再次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其专利权。此举显示了离退休科技人员孜孜不倦的科技精神与报国热忱。目前我会已大力支持其成果的转让开发。

曾宪岳、江修恭教授级高工对南海西樵山受83日“派比安”台风暴雨带来的严重灾害进行了几个月的调查研究、分析论证,完成了西樵山排水的规划、设计任务,并已通过审评,已在实施。

         麦焕材教授级高工,退休后于2004年对明珠电厂的锅炉给水泵进行改造成功,安装了级联式多电平变频调速装置,变工频为变频运行,节电43.5%,每年可节约150万元。他撰写的《中压(610KV)感应电动机级联式多电平变频调速的成功应用》一文于200610月被国家级核心期刊《电气传动》录用。

4. 经济建设服务与技术支持

广州市自来水建安公司于创办时严重缺乏工程专业技术人员,我会知悉后,派出15名专家会员对其进行技术支持,提供技术,得到审查通过。现该公司已正常开展业务运作。此外,还对广州绿

5. 教育培训(办学)

我会主办的《广州市工程师技术学校》继续开办,并在省老科联的帮助下,开拓了华师大科教培训中心合作办学的新途径。内有模具加工、电子、汽车维修等专业,以培训实操的技工为主;当前省、市技工严重缺乏的现况下,无疑是很适时的。

6. 专业技术职称资格认定

今年已是第三年进行这项工作,是国家对离退休科技人员的高度关怀。本年共认定了44名。

7. 精英会员创办企业

曾庆岳创办《广州市信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李清玲创办《华力盈网架钢结构有限公司》,洪燕青创办《广州市立信天花装饰材料厂》,均任法人;已纳入我会协作领域,共谋发展。他们的创业和奉献精神应充分肯定。

8. 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会员的意见

       为了使会员能更好地老有所为,协会根据中办发〔20059 号文精神向市有关领导部门,提出了落实中办发〔20059号文和粤办发〔20062号文的意见、建议和要求。

          针对会员大多来自企业,退休工资偏低的事实,多次书面向省、市领导反映。

9. 有所乐

开展了到宝生园 、龙洞森林公园、风行牛奶厂生产线及牛奶场参观活动。

今年1016日举办敬老祝寿活动,出席寿星(80岁以上)会员67人;两位90岁以上的高龄寿星神采奕奕在座。其中古兆龙老前辈即席赋诗,其乐陶陶。

10.      协会自身建设

建立了本会人才库,按各会员的“大专业”、“明细专业”予以区分编列进去,同时还把400多名会员各自的简明个人资料录入电脑。这样做的效果就是:当需要某类专业人才时,马上一查即得,时效快。

发展会员方面,今年参会人数有54名。目前我会已有会员 488名;其中具有正高职称者 113名,副高职称者 230名;副局级以上7 名,单位领导及总工程师108 名。而且总体素质较上届高,平均年龄较上届低。

11.     财务收支状况今年基本持平

综合上述,足证本会学术水平持续提高,具有强大的潜在科技实力;而且各方面都取得均衡开展。因此,存在着巨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向壮大、崛起持续发展。

三、  经验体会

1.    协会班子团结协作,同心同德,成员间彼此声息相通,发挥集体智慧,推进会务开展。

2. 响应广州市科协的昭示和号召,寻找我会科技行动主攻方向和工作措施。

3.    必须经常关注发掘会内科技精英人才资源,优化组织精英队伍;按专业、项目特点和特长去充分发挥他们的科技水平与工作能力。

4.    按照各个时期的政策措施,寻找机遇并适时抓住机遇,掌握先机,力求拓展项目来源,开创业绩。

5.    切实做好为会员服务方面的工作,多做实事,少说空话,要关注广大会员的诉求和意见,予以正确合理的解决,为把协会办成老(资深)工程师之家而努力。

四、  存在问题与不足

1.    我会对市场经济及价值观的内涵学习与认识不够,在经济工作某些问题上有点滞后,以致处事有所失误;签定协议也出现一些漏洞,需要改进。

2.    在当代科技迅猛发展中的自我学习不足,存在差距。

3.    业务拓展状况不够广泛,以致未能充分发挥我会科技精英为国家建设更好地作出应有的贡献。

4.    协会对中办发〔20059号文和粤办发〔20062号文的宣传还不够广泛深入,也没有及时和主动向市科协等领导部门反映我们对落实这两个文件的意见、建议和要求,致使我们在经济工作中遇到一些麻烦得不到上级领导的支持帮助。

5.  对为会员服务方面的工作还做得不够。

五、  明年工作设想

1.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六中全会决议为指导,在广州市科协领导下和广州市民间组织管理局督导下做好会务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2.    以科学发展观为主导,不断强化我会科技实力优势;迎接挑战,壮大协会,为打造强势协会的崇高目标构筑平台。

3.    坚持不懈组织会员学习政治与新科技,充实自我,紧随时代发展的巨轮迈进。

4.    加强与各方面的联系沟通与信息收集,以市场经济思维为指导,开拓业务项目,大力发挥会内科技精英为祖国建设多作贡献的爱国热忱。

5.    筹划编辑出版《广州市老工程师协会论文集》第四辑,同时做好相应的各项配套工作。

6.  进一步强化为会员服务的工作,关心他们的疾苦,倾听他们的愿望和诉求,并力所能及地给予解决。

7.  申请参加广州市科协课题和成果的专家评审工作。

8.  申请参与建设项目专家评审和事故鉴定工作。

 

   
最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