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社会组织管理局胡凌副局长
至广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调研会议纪要
2020年11月16日14:30—17:30,广州市社会组织管理局胡凌副局长等一行到广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下称“市老协”)办公室就《关于支持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工作发展和经费请示》的事宜进行调研。协会名誉会长屈干臣、会长李松安、党支部书记陆韵梅、常务副会长曾宪岳、副会长刘雄辉、副会长刘振民、副秘书长董小华参加了会议。
首先,协会李松安会长对市老协近40年来取得的成绩以及现状进行简短介绍。主要内容如下:
1)广州市老协,原是广州市老工程师协会,成立于1981年,是全国最早成立的协会;经过近40年的发展,协会已经具备五个专业委员会,现有专家会员355人,加上团队会员17个,目前协会的会员总人数达2300多人。
2)协会自成立以来,取得了较多成绩,为社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其中被国务院采纳并实施有1项(协会会员张奕璇,退休后被国务院长江三峡移民开发局聘为“长江三峡移民工程咨询专家”,对兴建水库要淹没大片耕地,深感惋惜,因此提出“移土培肥工程”建议,此建议得到时任总理温家宝的批示,由重庆国土局组织实施),被省政府采纳有2项,被市政府采纳有9项,为社会节约300多亿元。
例如协会对广州市水利建设工程的建言献策,协会召开了《污水治理和河涌综合整治》科技论坛,对当时的治水实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再如2016年协会写出了《关于把既有住宅增设电梯作为重大民生工程的建议》,得到广州市法制办批复采纳。
3)协会在未来的发展中,将充分发挥老科技工作者的优势,在继续作好建言献策工作的同时,为社会组织提供更加全面和专业的咨询服务,并在科技创新成果的市场转化方面做出更多的贡献。
4)协会目前主要面临的困难:办公经费严重不足,亟待解决。
然后,协会各参会人员补充汇报协会的相关工作。
1)协会名誉会长屈干臣,强调了广州市老科技工作协会“老领导多、老党员多、老科技工作者多”的“三多”特征,应该将本协会与其它的社会组织进行区分,并希望广州市相关政府部门结合本协会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将来可开发的咨询、智囊等作用,重点考虑本协会的发展问题,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
2)协会党支部书记陆韵梅向社管局领导汇报了协会的党支部工作。协会自成立党支部以来,党支部在协会工作中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还发展了一名党员,并组织开展各项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协会的凝聚力。
3)常务协会副会长曾宪岳,介绍了协会自成立以来,在科技研究与科技推广方面所做的工作,例如亚运会期间的治水工作,为配合我市迎亚运的治水工作,协会老工程师们积极建言献策。吴希权写的《河涌治污必须始终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曾宪岳、江修恭等写的《关于广州河涌整治若干技术问题的建议》先后得到市水务局的批复采纳等。
同时就广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在区一级建立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的发展思路,充分挖掘老科技工作者资源。
4)协会副会长刘振民指出,协会在社会中发挥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凸显;老科技工作者在社会中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科技创新的方式和服务的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尤其是城市与农村发展的相结合,老科技工作者到农村开展技术指导、咨询服务。
5)协会副会长刘雄辉介绍了“多功能水流调节器”节水新产品,并就产品技术和市场开发情况向大家做了汇报,同时该产品也是协会在专利技术市场转化领域发挥作用的重要体现。
接着,胡副局长就本次调研工作了解到的情况提出看法和意见,并共同探讨了广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所面临问题的解决思路与协会未来的发展事宜。
1)社会组织的功能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充分利用组织资源,充分发挥好协会的作用,政府部门会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一定的支持。
2) 社会组织生存与发展的机制,主要要通过各种渠道解决经费的来源问题,例如会费、政府购买服务、科协项目补助、团体会员赞助等,不断完善造血功能。
3)进一步规范协会的管理工作,广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作为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要符合协会的管理要求。
最后,名誉会长屈干臣代表协会对胡副局长到协会调研表示感谢,本次社管局胡副局长对协会进行调研,非常仔细,非常接地气,为广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广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
2020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