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天前,位于市区环城东路的米莉沙花苑正式启用电梯,成为我市第一个成功加装电梯的老式多层住宅。同样需要加装电梯的,市区至少有1000幢旧楼,分布在下吕浦、黄龙、水心、上陡门、新城等40多个社区。 10多年来,旧楼加装电梯是不少市民尤其是老年人的一个梦想。米莉沙花苑为何能够率先突围?有哪些值得总结和借鉴的经验呢?剖析这个样板的诞生过程,归纳起来就是成功闯过四道难关。 第一道关: 住户意见如何统一 从2009年5月18日成立加装电梯筹备小组,到2010年2月9日电梯正式开通运行,米莉沙花苑的住户和物业公司花了近9个月时间,终于催生了我市老式多层住宅的第一部加装电梯。 米莉沙花苑分南北两个片区,共7幢139户住户,每幢1-2层是商场,3层以上是住户。加装的两部电梯,从1层运行至3层,每部电梯安装费40多万元,分别由两个片区的住户平均分摊。 该小区物业管理负责人说,尽管绝大多数的业主都盼望加装电梯,但也有少数业主不愿意加装,有的低楼层住户认为没必要装,有的担心费用大,有的则持观望态度等。在电梯成功加装后,至今仍有七八户没有交纳分摊费用。 139户人家有139个想法,如何将住户的想法统一起来,这是旧楼加装电梯的第一道难关,也是之前我市一些旧楼尝试加装电梯失败的首要原因。 去年5月18日,物业公司与小区业主商量后成立了加装电梯筹备小组,并向全体业主发出第一号公告。随后,筹备小组撰写了一份申请加装电梯的报告,挨家挨户征求住户意见,但少数住户因各种原因不愿加装电梯,拒绝在申请报告上签字。 关键时刻,筹备组中的一位老同志站了出来。他跟这些邻居说,装电梯是绝大多数住户的心愿,这是一件大好事,如果不愿装电梯没关系,今后也不需要分摊费用,但只要不反对大家装电梯,这就可以了,大家和平相处,请在报告上签个字履行程序。 这个说服过程很复杂,但只要筹备小组成员一身正气,住户信得过,事情就会好办得多。此外,在申请加装电梯过程中,物业公司的积极性不可或缺,因为电梯加装成功后还需要物业负责维护管理,因此必须协调物业公司的积极性。只有业主和物业“两手并举”,才能齐心协力加装电梯。 第二道关:加装费用如何分摊 目前,旧楼加装一部电梯(含井道建设费)需要40多万元,低层住户与高层住户如何分摊费用,这是第二道难关。2008年,我市曾确定吕浦花苑和南亚花园等两处老式多层住宅作为加装电梯试点,但最终由于利益无法协调等原因而陷入僵局。 米莉沙花苑高7层,1-2层是商场,3层以上是住户,两部电梯分别从1层运行至3层,全部费用由住户平均分摊。当时,这个方案曾遭到少数住户的反对。一些高层住户认为,电梯只运行到3层,他们出了电梯还要爬楼梯,费用应该少出,3至4层的住户受益最大,费用应该多出。 筹备小组成员经过多次讨论认为,加装电梯是绝大多数住户的共同利益,装得起来就是胜利,装不起来就是失败,至于费用如何分摊就不要太计较,凡事只有相对合理,没有绝对公平。如果一定要按楼层高低分摊费用,说不定有人还会提出按家里人口多少,以及使用电梯次数多少来分摊费用,结果有可能越来越复杂,反而增加矛盾。因此,加装电梯费用最好是全体住户平均分摊。 于是,米莉沙花苑南片1至5幢的100户住户每户出资5000元,北片6至7幢的39户住户每户出资1.3万元,存入以物业公司新开的一个账户,专款专用,物业公司和业主委员会分别拥有一个印鉴,只有两个印鉴同时启用才能提取钱款。 第三道关:加装手续如何办理 加装电梯看似一件小事,其实办理手续的过程很复杂,牵涉到建设、规划、土地、市政、房管、消防、电力等10来个部门。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复杂程度相当于盖一幢大楼,一切手续都要重新办理。 目前,旧楼加装电梯尚处于试点阶段,按照市政府要求,市建设局负责牵头、协调相关部门的手续办理工作。因此,米莉沙花苑在加装电梯过程中,得到了市建设局的大力支持,为此少走了许多弯路。 市建设局科技与勘察设计处负责人说,旧楼单元住户递交全体同意的书面意见后,该局将派出技术人员到现场查看,如果旧楼建筑结构及质量没问题、加装电梯后不影响消防及住户采光等,接下来就设计一个方案,协调有关部门形成一个处理意见,并在小区里进行公示,征求其他楼幢住户意见。然后,邀请旧楼的原设计单位提出设计方案,住户购买电梯,施工单位进场施工。 米莉沙花苑成功加装电梯后,目前共有25个楼幢递交了申请加装电梯的报告。这位负责人表示,近期将从中遴选出10个条件比较成熟的楼幢同时开展试点工作,为下一步出台旧楼加装电梯指导意见奠定基础。 目前打算加装电梯的老式多层住宅,如果全体住户意见一致,或许还有机会赶上这次试点工作。据悉,在试点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市里将出台一个指导意见,届时可能会将加装电梯事宜交给中介代建,或成立相关临时机构专门负责手续审批等,最大程度地简化手续,让更多的市民尤其是老年市民圆梦电梯。 第四道关:电梯运行如何管理 近日,米莉沙加装电梯筹备小组发出第9号公告,电梯交给物业公司负责管理,请参与集资加装电梯的住户领取钥匙卡,今后凭卡乘坐电梯。这意味着不愿缴费加装电梯的住户不能享受电梯带来的便利。 不过,在加装电梯的过程中,筹备小组始终没有说出“不装电梯以后就不能乘电梯”的话,这是为了避免激化矛盾。电梯运行如何管理,有些措施要在事前讲明,有些则要在事后操作。 电梯加装后,还需要维护、年检以及电费支出等,根据测算每月需支出1500元左右。业主和物业就已经取得共识,这笔费用要由物业管理人员代收代支。因为电梯维护费如果收不起来,即使电梯加装成功,今后恐怕也会面临关停的命运。 一些房介机构人员说,米莉沙花苑因加装了电梯,房价每平方米上涨了不少,房子升值远远高于分摊费用。一些住户则表示,加装电梯后房子肯定会升值,但更为重要的是,全体住户和物业公司齐心协力,办成了一件许多小区都办不成的事,这才是最大的成功。 旧楼加装电梯 5条经验 前不久,家住市区上陡门的一位老大爷来到米莉沙花苑,请求该小区物业公司帮忙加装电梯。他说,去年有3位70多岁的老邻居,由于爬楼梯摔跤后一病不起,先后辞别人世。 老人的话听起来很伤感,但物业公司工作人员爱莫能助。据调查,我市在2003年以前设计建成的7至8层住宅,基本上都未设电梯。随着我市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最需要电梯的老年人却基本没有电梯,旧楼加装电梯成为一个呼声甚高的民生问题。 米莉沙花苑电梯加装成功后,筹备小组总结出5条经验,并形象地称之为“一二三四五”。 首先要成立一个班子。加装电梯工程相当复杂,外联部门多,内部众口难调,住户来自各方,各人想法不一。因此,要有一个有威信的班子来办事。筹备组成员必须出于公心,一身正气,任劳任怨,大家信得过,说话才有号召力。 其次要调动两个积极性。加装电梯,住户的积极性一般不成问题。然而,物业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常被忽视。因此,不仅在加装电梯的过程中要请他们参与,而且加装成功后要交给他们来管理,同时要考虑给予必要的管理费用。 第三要做到三位一体。加装电梯筹备组一定要团结并发挥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的作用。大事,三者一起商量;小事,各司其责,各显神通。 此外,还要做到“四方通气”和“五指握拳”。筹备组要加强与部门、业主等有关方面的联络与沟通。工作进展的每个环节,都要发布公告,做到家喻户晓,充分发扬民主,同时又要敢于集中民主,根据大家的意见,果断“拍板”作决定,否则就有可能功亏一篑。 当然,每个小区都有各自的实际情况,米莉沙花苑能够成功加装电梯,或许有它的特殊之处。但只要掌握这5条原则,米莉沙的今天就很有可能成为你所在的老式多层住宅小区的明天。 本报记者 叶锡环 严嘉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