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欢迎访问广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网站! 
  
   
   
旧楼加装电梯 审批一窗搞定
来源: | 作者:gzslx8 | 发布时间: 2014-11-25 | 1319 次浏览 | 分享到:


2014-11-25    摘自 网易新闻   



祖庙街道保安社区内的旧楼加装电梯已经投入使用。戴嘉信 摄

旧楼加装电梯

  今年7月至今,关于旧住宅楼加装电梯的批前公示在佛山市禅城区政府网站上密集“爆发”。禅城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0月,共受理101宗加装电梯的申请,而2007年至2013年的受理总数仅为110宗。今年一年的受理量将有可能超过以往7年的受理总数。

  这一现象的背后,是今年以来佛山市禅城区在破解“旧楼加装电梯”难题上取得了突破。

  6月初,禅城区旧楼加装电梯新规正式实行,新规对“卡住”旧楼加装电梯进程的受影响住户屋内通风、采光等问题以明确的标准规范,为旧楼加装电梯的种种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更关键的是,旧楼加装电梯已纳入禅城“一门式”改革的试点,市民如今只需到一个窗口,便可办理全部报建程序,省去了不少“跑腿”的麻烦。

  至去年底,佛山市户籍老年人口为62.47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数的16.37%。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为8.22万人,占全市老年人口13.16%。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步入老龄社会的佛山,对旧楼加装电梯的需求日益膨胀。如今,一个窗口内便能把旧楼加装电梯的事情完成,对于迫切需要加装电梯以方便出行的老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

  新标准细则让旧楼加装电梯快起来

  据悉,2007年以前旧住宅加装电梯由于土地、消防等政策因素制约,进展缓慢。2007年以后,禅城区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推动旧楼加装电梯的进程。

  然而,随着人口逐渐老龄化,市民对旧楼加装电梯的需求日益膨胀,而住户意见很难协调,在旧楼加装电梯问题上,邻里间的纠纷越来越多,沿用旧政策已无法解决如今市民密集加装电梯的矛盾。

  在组织了一系列街坊走访、协调会、听证会后,禅城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城乡规划)今年初针对群众反映突出的旧楼加装电梯问题开展深入调研,并召集技监、消防、园林、建设等部门展开多番座谈,历经7次修改,最终出台了《禅城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管理暂行办法》。

  “禅城区市民申请加装电梯的宗数是五区里最多的,但以前标准缺乏、程序复杂、协调困难,出台新规就是为了方便市民加装电梯。”禅城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副局长陈智刚说。

  以前的旧住宅楼加装电梯申报、审批流程从2008年3月20日发布并一直沿用。据介绍,以前的法律法规并未对通风采光权作出相关规定,新规则把电梯与周边住宅窗户最小距离都作了定量规定,比如受影响住户的卧室或起居室的窗户必须离电梯大于4米,厨房、卫生间的窗户与电梯的距离必须大于2米等等。

  在以往对旧楼加装电梯进行审批的过程中,规划局的工作人员发现,对电梯是否影响提出异议方的住户通风采光权,因为缺乏相关标准规定,工作人员只能在实地考察后凭感觉予以判定。

  而新规出台后,规划部门在审批或协调各方利益时就有了具体的参考标准。这让工作人员提高了协调的效率,让整个旧楼加装电梯的进程都“快起来”。

  一个窗口服务让市民少跑腿

  “旧楼加装电梯涉及多个部门,两年办妥电梯报批手续已经算得上快了。”佛山市老年学会会长丁桂培此前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事实上,除了缺乏标准外,旧楼加装电梯涉及的管理部门繁多、程序琐碎且不够清晰,给申请方带来较大不便。

  在新规出台前,市民在向政府部门申请为旧楼加装电梯时往往头痛不已。以往,市民在申请报建经规划部门批准获得规划许可证后,还需到建设部门办理施工许可证,前后必须经过规划、国土、城建、消防、质监等一系列部门的审查和验收。庞大的资源收集及“跑腿”工作,往往让想坐上电梯的老人们吃不消。

  此次修规除了敲定标准外,作为禅城“一门式”改革的试点,旧楼加装电梯在便民利民上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市民要为旧楼加装电梯只需到行政服务中心一个窗口,就能办理完这一事项的所有政府审批程序。

  这意味着,市民以后可以少“跑腿”。更值得一提的是,自市民在行政服务窗口提交资料之日起,最迟8个工作日内便可获悉电梯加装方案是否通过。而整个审批流程,一个月内便可“搞掂”。

  陈智刚告诉记者,原来这一审批要经历至少5个部门,历时半年甚至更长时间。实行“一门式”改革后,申请人只需将所有材料交到城乡规划部门窗口,批件将在当日发给各相关部门实行并联审批并尽快出件。出件后,市民将在第一时间获知最新消息。

  办事效率加速 加装电梯量激增

  案例

  在绿岛湖行政服务中心的38、39号窗口递交《禅城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设计方案审核申请表》、同意加装电梯业主的签名意见表等资料后,市民黄先生在5个工作日内便收到来自禅城区规划部门的反馈,他目前居住的鸿翔小区北一街七号楼可以加装电梯了。

  黄先生所住的是湖景路上最早的一批住宅楼,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7层高小楼中住了12户住户。早在数年前,该楼就已有住户牵头发起加装电梯的行动,但由于当时3楼某住户持反对意见,为自家的楼宇加装电梯难以通过审批,最终此事不了了之。

  今年7月份,黄先生在获悉禅城区对旧楼加装电梯的新规定出台后,立马重新启动了该计划。7月中旬,他把准备好的所有资料提交到绿岛湖行政服务中心的规划窗口,不多久便收到了回复,加装电梯流程进行得比他想象中还要快。

  “按照以往的经验是要到各个部门跑很多趟,如今看来无需多跑腿了。”黄先生在收到旧楼加装电梯审核通过的消息后,松了一口气。


  以前在国家层面,对旧楼加装电梯中遮挡物、采光通风的影响并没有相关标准,在部分市民提出异议的时候,地方政府很难做判断。“没有标准让政府很难做决定,政府批准的比例较低也打击了一部分人申报的想法。市民不仅跑得辛苦,而且只要一两户业主不同意,整件事就办不成,一般都没有下文了。”陈智刚说。

  如今只需对着一个窗口便能办好事,流程也快起来。正因如此,类似黄先生的案例如今在禅城区并不鲜见,越来越多的市民重新开启了为旧楼加装电梯的行动。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0月,禅城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共受理101宗加装电梯的申请,其中有73宗是6月以后受理的申请,已通过规划审批的就有42宗。

  这意味着,政府办事效率加快,市民对旧楼加装电梯的热情也被重新点燃。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李晓莉
   
最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