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广州市老工程师协会在市科协的领导下,在省老科联的指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协会各部门和广大会员通力合作,共同努力,各方面的工作取得可喜的成绩:
1、《污水治理和河涌综合整治》科技论坛于3月31日顺利召开,成果达到预期。
(1)准备比较充分,内容比较丰富。以2009年得到市水务局批复的几篇论文、建议:《河涌治污必须始终深入贯彻利学发展观》、《关于广州河涌整治若干技术问题的建议》、《广州市河涌利用水闸和排涝泵站加快治理水环境的研究》为主,并吸收其他论文和文章共11篇,汇编成册,参会者人手一册,会议内容比较丰富。
经过参加论坛的老专家和各界人士的热烈讨论,对广州的治水工作提出七点建议,所提观点和建议“具有实用性和先进性”,对当时正在进行的治水攻坚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参加会议的人员较多且级别较高。包括广州市政府原副市长、市交通基金会会长戴治国,中山大学原副校长、省老科技工作者联合会副会长魏聪桂,省科协合作交流部部长郑德胜 ,市科协学会学术部部长邓宇进,市政集团副总经理兼总工安关峰,市污水处理公司副总工罗刚,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肖锦以及本会名誉理事长、原广州市市政园林管理局局长颜用棠等各方面的资深专家50多人。
(3)邀请到的传媒较多。省电视台播放了会议内容;《老人报》以《为“一湾江水绿”建言献策》为题整版篇幅报导了会议情况和内容;广东科技报以题为《广州如何进行臭涌整治?水利专家认为:截污和换水是关键》作了报导。
会后根据各方面的反映,都认为此次论坛取得成功。本项目负责人、协会副理事长吴希权执笔写了《总结报告》报市科协,科协对这次论坛给予充分肯定。
2、《为企业服务,解决企业技术力量不足》科技沙龙于5月18日在花都召开。
此次科技沙龙由广州市老工程师协会主办,广州市华力盈网架钢结构有限公司、韶关市力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协办。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机关服务中心主任刘飞和主管崔燕华,广州市环保局法规处副处长黎广明,广东省老科技工作者联合会秘书长、原华南农业大学科技处处长、助理研究员周修震,中国水产科学院南海水产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总经理许冠良,教授俞建力和陈正宇,韶关市力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力冉科技协会主席王敏懿,韶关市力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志莹、董事长助理梁文针、经理助理梁冰花、技师卢火炎,广州市华力盈网架钢结构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清玲、总经理兼总工黄广善,广州正利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溢华、经理助理李启贤,珠海丰润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胡俊,广州市老工程师协会的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广东电视台新闻在线记者官键、吕晓春、伦志文、温彩蓉,广东科技报记者张俊等,共60多人出席了科技沙龙会。
广州市老工程师协会副理事长吴希权、李松安分别介绍了协会为韶关力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广州市华力盈网架钢结构有限公司服务取得的成果、经验和体会。参加会议的嘉宾——广东省老科技工作者联合会秘书长、原华南农业大学科技处处长、助理研究员周修震和广州市环保局法规处处长黎广晖和参加会议的企业代表——广州市华力盈网架钢结构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清玲,韶关市力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力冉科技协会主席王敏懿,韶关市力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志莹以及广州正利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经理助理李启贤等先后在会上发了言。通过会议的发言和讨论,提高了协会在社会的知名度,又使协会进一步明确了为企业服务的方向。所以,本次沙龙,是一个以科技专家、学会、企业有效对接交流的平台,真正达到了组织发动学会专家进企业,为企业诊断,为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技术与管理难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促进了企业的创新发展,为广州的经济乃至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3、大力开展学术活动,积极准备2010年的科技论坛和科技沙龙。
⑴ 经过各专业委的讨论和准备,申报了三个科技论坛、一个科技沙龙,其中“广州市供水水源论证及节水的措施与建议”、“广州市中心区排涝”两个科技论坛和《力冉公司无公害工厂化养殖循环水水质硬度处理》一个科技沙龙获得市科协批准,获得市科协奖励4万元。召开论坛和沙龙的论文、资料正在准备中。
⑵ 2010年申报的优秀论文获市科协奖励1万元。
⑶ 2010年协会出版了会讯2期、论坛文集1期、科技信息4期。这些刊物的出版,为会员提供了掌握国内外先进科技信息,互相交流工作经验、交流学习心得的平台。
4、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和协作,努力争取项目和收入。
⑴与韶关市力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协作有了新的进展。2010年4月,根据力冉公司来函咨询的11个问题,协会先后两次组织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到韶关,实地进行技术咨询,力冉公司很满意。
⑵协助广州市华力盈网架钢结构有限公司提高企业竞争力,策划开拓新产品。
⑶机电专业委副主任肖湛越和康乐部主任韩念慈到荔湾区安华电子厂进行技术服务,对该厂用电安全提出了整改方案及提供了图纸,并对该厂有关人员举办了电气知识培训班。
⑷协会所属骥力工程顾问有限公司,采取与有关单位合作的方式,完成了9个项目的咨询业务,除去税收及其他开支,创收的咨询费解决了协会办公场地租金、水电管理费、电话费等办公费用的开支。
⑸为广东省机械研究院宿舍大楼加装电梯的项目,出过多次方案,与业主进行了多次交流,拟签订前期工作和设计协议,预计2011年可以实施。
5、开好每两个月一次的会员大会和每月一次的各专业委的例会。
协会每两个月开一次会员大会,依时召开。会议内容由各专业委分别准备,轮流负责,使内容比较充实,比较丰富,成为老工程师增长知识互相交流的平台。内容有:区永顺教授级高工亲自参加了广州塔7.2米以下的土建施工管理,在大会上她介绍了广州市新的中轴线和广州塔的总体情况,并作了在广州塔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和解决措施的专题报告,内容丰富、实际,有较高的水平,会员听后觉得饶有兴趣,收获不小。教授级高工钟羡云宣读了她的论文《处理处置生活垃圾也要融入“低碳经济” 》。高工卫理儿作了《饮水与健康》的报告。 协会副理事长、机电专业委主任罗绍江介绍了国内外新技术——新能源汽车。教授级高工余启洪作了科普讲座——电磁环境与人体健康。高工黄杰民谈了他的养生之道——《高度深呼吸能健康长寿》,并做了示范表演。
各专业委的活动也每月依时举行,内容或进行专题研究,或进行情况交流,议题常新,发言踊跃,学术气氛较浓。
6、受广州市交通基金会的委托,组织有关专家,先后到从化、增城边远山区的四个镇五个村调查农村交通情况,写出了相应报告,提供有关资料,为交通基金会2011年的项目安排提供了资料。
7、积极开展康乐活动,使会员做到老有所乐。
2010年共组织活动9次,先后到芳村广州市花卉博览园、广州烈士陵园、广州革命历史博物馆、广州市真善美股份有限公司(电子高科技企业)、广船国际建船科普基地参观、台湾6天游、高铁清远、花都一日游、芳村聚龙文化博物馆、冲口河涌整治、和芳村陶瓷厂三个景点一日游、新荔枝湾景点一日游。共257人次,有省外和省内、市内的旅游,景点丰富多彩,促进增加大家的见识,也愉快了身心,学到不少的新知识,看到广州的飞快发展,感到欢欣鼓舞,增强了热爱祖国、热爱羊城、发挥余热、为其服务的信心和决心。
协会2010年组织九次活动,由于协会的重视,康乐部同志的努力工作和大家的通力合作,每次活动做到有组织、有纪律,无发生事故,安全旅游,平安出、平安归。也初步取得了组织康乐部活动的有效办法,为今后开展这方面活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8、加强与市科协和兄弟学会(协会)的联系沟通,促进协会工作。
⑴《污水治理和河涌综合整治》科技论坛和《为企业服务,解决企业技术力量不足》科技沙龙开得比较好,由于我们加强了与科协的联系沟通,得到市科协学术学会部的具体指导,还得到省科协合作交流部的帮助和支持,所以开得比较成功。
⑵加强与兄弟学会(协会)的联系。我们很重视学习兄弟学会(协会)的先进经验,加强与他们的交流。12月18日我会派代表参加了《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珠江博士论坛:亚运后的广州》博士科技双月会活动,会上我会副理事长江修恭、理事长曾宪岳对亚运后河涌如何整治发表了意见,得到好评,《羊城晚报》等媒体进行了报导。
⑶我会专家吴希权、江修恭、胡海、陆韵梅等对从新丰江水库引水到穗建直饮水系统的方案,分别到省政协、省发改委等上级领导反映意见,认为这个方案投资大,不可行,得到上级的重视。省电视台播放了关于新丰江水库引水广州等的论证情况。
⑷我会副理事长、土建专业委主任胡海,2010年连续作为省和国家重大项目稽察特派员办公室特聘专家参加省和国家重大项目的稽察工作。
9、关心会员,为会员服务。
2010年 7 月省老科联召开会议,传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人社专技司函〔2010〕59号、中国老科协〔2010〕20号文件等精神,要求各协会做好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状况调查。协会十分重视,认为这是反映会员多年意见的极好机会和有效渠道,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召开了部分会员参加的座谈会,并组织了20位会员填写了调查表,根据座谈会的意见和调查表的内容,整理了一份书面报告,报省老科联转报中国老科协。
平时对住敬老院或住医院的会员,都派人去探望和慰问,会员们对比很感动。
协会每年都对80岁以上的会员举行敬老活动,表示对老人的关心。使会员们感到协会的温暖。
2010年工作能取得上述成绩,是由协会领导班子团结协作和广大会员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协会形成了一批积极支持协会工作的骨干力量,今天表彰的32名先进会员和45名积极会员就是其中的代表。协会领导曾宪岳、吴希权、江修恭、李松安、李清玲亲自主持科技论坛、科技沙龙,并撰写论文,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各专业委主任、康乐部、学术部主任、骥力公司经理的工作都很出色。协会名誉理事长和顾问继续指导和支持协会的工作。协会办公室全体工作人员及财务人员辛勤工作,为协会创收作出了贡献。
存在不足:2010年新入会的会员少,申请职称认定的人数也比往年减少;经常参加活动的会员也有减少趋势,值得注意;协会创收的门路还不广,收入还不多;协会活动的形式仍需不断创新。省老科联安排的对中山市火炬高新区企业的技术服务,因对对方的需求和切入点还拿不准,至今尚未开展工作。
2011年的打算:
2011年要认真总结上一年和以往的工作经验,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争创协会工作的新局面。
1、 认真准备,开好《广州市供水水源的论证及节水的措施与建议》、《广州市中心区排涝》两个科技论坛和《力冉公司无公害工厂化循环水水质硬度处理》科技沙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围绕民生问题,发动会员建言献策,定出2011年申报科技论坛和科技沙龙的题目。使协会在开展学术研究上可持续发展。
2、 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协作,加强与兄弟单位的交流与合作。除搞好与己有协作关系的企业和单位的协作之外,争取联系确定新的企业和单位,与更多的企业和单位建立联系与协作。
3、认真准备,搞好协会成立三十周年的庆祝活动。2011年7月4日是协会成立30周年,通过庆祝活动,认真总结30年来的办会经验和取得的成果,广泛向社会宣传,增加社会上对我协会的了解。
4、 调配力量,搞好省机械研究院宿舍加装电梯项目的前期工作和设计工作,做到业主满意。本项目成功后争取扩大这方面的业务。同时要多方面寻找新的合适项目,多发挥老工程师的余热,为协会多创收,为国家多作贡献。
5、加强协会自身建设,健全和贯彻规章制度,发扬民主集中制,加强领导班子的团结协作,扩大吸收新会员,争取将协会扩大为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不断将肯干会干,有奉献精神的会员补充到理事会来。并按上级的指示,建立协会内的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