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欢迎访问广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网站! 
  
   
   
广州市科协关于印发2017年 科普工作要点的通知
来源: | 作者:gzslx8 | 发布时间: 2017-04-18 | 3687 次浏览 | 分享到:


穗科协〔2017〕29号

各区科协,市科协机关各部门、直属单位、团体会员单位:
    现将《2017年广州市科协科普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组织实施。


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2017年4月18日

2017年广州市科协科普工作要点

    2017年广州市科协科普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广州市科协第十次代表大会精神和任学锋书记在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精神,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为主线,以《中国科协科普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为指导,牢固树立“创新、提升、协同、普惠”的工作理念,着眼于提升科普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聚焦党委政府重大发展战略布局,聚焦民生热点需求,更加广泛地汇聚各方力量,共同打造广州科普品牌,为全面提升我市公民科学素质,全面建设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和枢纽型网络城市做出积极贡献。
    一、深入实施科学素质纲要,形成全社会科普大格局
    1.切实履行职责,狠抓纲要实施主线。按照《广州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穗府办〔2016〕29号)总体部署,履行实施工作牵头部门职责,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合作,组织协调各成员单位大力开展科普活动,奋力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到2020年我市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比例达到15%的目标。组织开展好“广州市公民科学素质知识竞赛”。广泛动员科研院所、学校、企业、社会组织等各方面,协同发展,形成开源、开放、协调的全社会科普大格局。
    二、创新开展主题科普活动,提升科普的受益面和影响力
    2.精心组织开展各项主题科普活动。组织开展好2017年广州市全国科普日活动,围绕“创新驱动发展,科学破除愚昧”主题,组织科技工作者以科学技术知识为武器,通过科普传播(科普讲座、新媒体宣传),同愚昧、迷信活动和各种伪科学活动做斗争,同时积极适应科普工作创新发展的形势需求,探索科普活动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举办方式,利用社会力量,将科普活动做大做强,让更多的民众受益。组织开展广州“院士专家校园行”活动,2017年计划开展活动50场,进一步激发青少年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的兴趣,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感受科学家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积极组织参加全国科技周、全国防灾减灾日、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等主题科普活动,及时开展应急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
    三、着力重点人群科普工作,提高全市公民科学素质
    3.实施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工程。努力打造“千师万苗工程”、“广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品牌,推进青少年科技教育模式创新,建立校内外融合的科技教育体系。组织参加第32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第17届广东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等活动。
    4.实施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提升工程。充分发挥各级科普示范社区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城镇社区科普工作深入开展。深入实施“社区科普益民计划”、幸福社区科普行,建立完善社区科普活动室、科普图书室、科普画廊、科普文化广场、广州数字科普视窗等基础阵地,组织开展“广州市科普示范社区”创建活动。
    5.实施农村居民科学素质提升工程。加强农村科普工作,建立农村科普信息网络,实现农村科普信息精准推送。深入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提高科普惠农服务水平,探索开展广州市科普示范村创建试点工作。
    6.加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普教育活动。倡导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读科普书、听科普讲座、参加科普活动和阅览科普网”行动。推动广州科普大讲坛内容纳入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网络学习课程。围绕广州发展的重点产业(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组织开展面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专题科普报告会、科普活动。组织编写《2017广州市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读本》。
    四、加强科普条件建设,全面提升科普服务能力
    7.加强科普组织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专兼职科普人才的培训,举办基层科普工作者培训班。建设广州地区科普人才库,探索建立“广州首席科普专家”,大力培育优秀科普传播团队。组织开展2017年度广州市基层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和优秀科普工作者评选表彰活动。实施科技团体科普能力提升工程、企事业科协科普能力提升工程、科普合作与交流工程,充分发挥科协组织人才荟萃、学科齐全、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不断提高科普的呈现效果和传播水平。
    8.积极推动科普信息化建设。以科普信息化建设特别是落地应用为核心,以“科普中国”品牌为引领,以“科普中国•百城千校万村行动”为示范,构建以科普员为主体的大科普传播社群,精细分类人群、精准推送信息,带动科普中国信息在校园、社区、乡村落地应用和全覆盖,扎实推进普惠共享的现代科普体系建设。大力实施“互联网+科普”行动,以信息化推动科普工作理念、科普内容、表达方式、传播方式、科普资源开发共享和科普服务模式等方面的创新,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科普公共服务新模式,强化科普信息落地应用,创新科普精准化服务模式,实现科普服务工作效率最大化。办好“科普穗道”专栏、《广州文摘报-科普文萃》专版和广州文摘报科普微信平台,推进“广州数字科普视窗”升级服务。
    9.推动广州地区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探索高标准建设广州科学馆,突出信息化、时代化、体验化、体系化、普惠化和社会化,打造科学馆4.0版。推动有条件的区、科研院所、高新企业建设特色科技馆。开展好“广州科普一日游”、“广州科普游自由行”等活动,推动博物馆、重点实验室、科研机构、高等院校、高新企业、农业龙头企业、科普基地等面向公众开放优质科普资源,开展科普活动,提高科普场馆的科普服务能力、服务质量和水平。
    五、加强科普项目绩效评价,提高科普项目管理水平
    10.加强市级财政科普经费支出项目绩效评价工作。对科协系统市本级财政科普经费支出项目按规定进行绩效评价,通过第三方评估机构的科学评价“以评促建”,增强绩效观念和责任意识,提高科普经费使用效益和科普项目管理水平。




                     
    
   
最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