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欢迎访问广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网站! 
  
   
   
30 追忆万众敬仰的罗明燏先生
来源: | 作者:gzslx8 | 发布时间: 2011-09-27 | 1182 次浏览 | 分享到:


卢 湛

当我辈工程界同寅在罗明先生(以下简称“先生”)诞辰105周年之际进行追忆,对先生的学识渊博、专业能力广泛、为国家建设贡献良多、高风亮节,无不肃然起敬、倍感亲切;我们工程界大众对先生的高度崇敬是出自内心肺腑的。

本会会员不少是当年华南工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前身)在先生任首任校长期间的学生,也有一些会员于广州解放前在大学或解放后工程科技单位听过先生讲授专业课的。上述众多会员于先生的谆谆善诱赐教下,大多成为祖国工程建设大业的主干人士。

先生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所学专业除土木工程与航空工程外,亦曾攻读数学。建国初期即被政务院(国务院前身)批准任国家一级教授(当时未有设立学部委员或院士)。除担任华工大首任校长外,还被各工程科技单位聘为顾问,指导工作。因此,被称为“陆海空专家”及“南罗北钱,应属实至名归。

先生对高等教育与工程建设方面作出巨大贡献是有目共睹、有口皆碑的。此处侧重本人粗浅所知,述及他对工程建设领域的一些巨大贡献:例如广州首栋壳体空间结构建筑物——位于达道路的军区礼堂,是先生倡导并主持设计的。又如广州原体育馆是当时全国首项跨度(为49.8米)最大的公共建筑,是由先生担任顾问指导进行的;当时笔者担任该设计的副主持者,得以有机缘请教先生。除上述两项外,举凡造船、航空以及土建专业领域的工程项目,由先生担任顾问指导下完成的不胜枚举。

先生是真正的“为人民服务”工作者,他勤奋热心工作,视名利若浮云。据悉华工大给他配备小车作上班使用,但他却经常自坐22路公交车返石牌学校;亦曾在市内食店因没带钱结帐而要通知校方干部前来付款了结。

先生平易近人。他与我们这些后辇学生子弟言谈,从来不摆架子,平等相待,虚怀若谷。每当谈及工程学术问题,则兴致高涨,滔滔不绝,对我辇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及今追忆,倍感亲切。

先生热忱爱国,毅然留居迎接新中国的诞生,以己之长为社会主义作出无私卓越奉献。他是工程界典型崇高形象的代表,堪为我辈后学的学习典范,它的光辉事绩将永存于我国科技史中。

后记:当前的世俗眼光似对工程巨匠大师的宣传记述欠缺,因此不惴冒昧,写成本文。希冀大众察悉工程师在浩瀚的国家建设大业中始终据有重要的、不致被遗忘的应有席位。

 

注:

   是先生告诉笔者的。

   指航天科技泰斗钱学森先生。

   原广州体育馆馆址与现中国大酒店相对,是当年广州最有代表性的公共建筑之一。由全国著名建筑学大师林克明一级教授指导设计,国内各大城市(含北京)同行专业人士前来观摩交流。其中比赛馆的跨度为全国之最大首创。遗憾的是在上世纪80年代被拆毁。

   
最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