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欢迎访问广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网站! 
  
   
   
23 评《地下“软黄金”广州快快采》等四篇报道
来源: | 作者:gzslx8 | 发布时间: 2008-07-29 | 1296 次浏览 | 分享到:

编者按

广州地下水资源是否丰富?有无利用开发价值?如不开发会否引起危及城市安全?

以上就是有待研讨的焦点问题。为使阅者对其相关观点的内涵因素有较详尽的了解,现先将已刊登在报纸上认为广州地下水资源丰富等相关观点的报道列示,然后再将异议观点的评述专文列载于后。

    阅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自身具有的理论知识与与实践经验为基础,实事求是地运用不同理据、数据、根据进行科学理性鉴别,必当作出对其中真伪的恰当判断。

 

地质专家杨鹏儒提出广州地下水呈过剩状态导致水位上升

地质变化危及城市安全

 

地下“软黄金”广州快快采?

年,不少水厂频频在帽峰山、柯木等地开采水,甚至传出个别地方水源枯竭之说。对此,记者采访了有关主管部门和地质专家,得知了地质专家关于地下水的新观念——地下有“软黄金”,如立项深入研究,将造福广州老百姓。

■记者:黄晓蕴  通讯员:傅琳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退休高级地质工程师杨鹏儒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如今并不是广州地下水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地下水巳过剩.导致不少地方水位上升,环境地质发生变化,危及城市安全。

这是一个闻所未闻的新观点,在别人听来有点匪夷所思,但却是杨鹏儒20年来走遍广州市东南西北,先后钻下了100多个地质孔,经过反复研究分析出来的。

 

适度开采对城市稳定有利

杨鹏儒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提出论断:广州地质条件独特,是地下水储存的理想空间和地下水运动的良好通道。但由于观点超前,并未得到业界重视。1990年杨鹏儒在天河广州体育学院的操场上打了一口井.后开发成一种叫“妤力”的矿泉水。

杨鹏儒把这口井的开发与一则天河的神话联系起来。这个神话记载了天河历史上曾经发生瘟疫,因为人们饮用天河水治好了瘟疫,因而该地得名“天河”。近年,广东地质界发现,在天河区柯木村至白云区帽峰山一带长达30公里的山脉下,潜藏着一条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矿泉水带,可开采百年。这恰恰印证了杨鹏儒当年的推断。老专家再次大胆推断,广州优质地下水能够增强人们体质和免疫力.是别的城市求之不得的“软黄金”。

一直以来,地质界有这样的理论:地下水开采过量,会导致地面下沉。但杨鹏儒分析认为,广州的地下水过于丰富,已导致一些地方地下水位上升,土壤疏松滑坡,如不加以合理开采,将危及城市安全。

地下水“溢出"危及地面建筑

杨鹏儒认为,近年不断出现的越秀山五羊雕像掉下一只羊角、中山纪念碑滑坡、高第街两房屋倒塌等,都与水位上升,土壤含水量增加有关。

地下水出不来,还有另一隐患,就是地下“杂气”无法释放。广州地下岩层断裂带很多,而这些岩层断裂带往往有一些具放射性有害人体的元素。

杨鹏儒希望他的抛砖引玉能引起省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立项支持广州地下健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地下水资源进行深度研究。

地下水仍处平衡状态

据省国土资源厅地勘与环境处副处长梁浚平介绍,目前广州地区约有十多家矿泉水厂在持证开采,广州地下水开采已非常规范。以目前广州水源保护区来看,矿泉水厂每年开采的量尚未达到地矿部门允许的开采量,因此不存在水源因开采而枯竭。

同时,目前广州对地下水资源的投入十分有限。今后有必要加大对广州地下水的研究力度。但对于有专家认为广州地下过于丰富,如不加以合理开采,将危及城市安全,梁俊平认为,在局部地区,确实可能存在地下水因长期不开采而缺泛排泄口引起排泄不畅的问题,但这只限于局部地区,整个广州的地下水仍处于平衡状态。

(邝白莜、刘如春)                      

摘自《广州日报2003624A4

 

 

 

遍地“软黄金”,不要白白浪费了

专家认为广州地下水源丰富,应进行合理开发利用

 

    本报讯  记者彭纪宁、通讯员蔡丹娜报道:在日前召开的一个矿泉水研讨会上,广东省高级地质工程师饶国兴、杨鹏儒提出新观点:与内地一些缺水的城市相比较,广州地下水源非常丰富,一些水源带的蕴藏量全国罕见。然而,如果丰富水源得不到开发利用,一方面会白白浪费遍地“软黄金”,另一方面,随着地下水位不断上升,再加上海水的不断渗透,一些地方因缺少排泄口引起排泄不畅,也有影响城市安全之虞。

据了解,广州地质条件独特,是地下水储存的理想空间和地下水运动的良好通道,目前,广州地下水蕴藏量惊人,地下水层距离地表最浅的地方于西关,地下水含水层离地表仅1米至3米,在广州一些高层的地下停车场,在建筑物水泥墙外层空间,可能就遍布地下水。

地质专家指出,一般情况下,地下水可以通过雨水渗透形式渗透到地下,从而形成补给区、径流区、排泄区,如果不加以开发,最后会以泉水的形式排到河里或水库;广州不会存在像内地一些缺水城市因地下水开采过量会导致地面下沉情况,但广州地下水过于丰富,一些地方因缺少地下水排渠口造成地下水位上升导致土壤疏松现象,如不加合理开采,将危及城市安全,如近年来出现的中山纪念碑滑坡、高第街两房倒塌等都与水.位上升,土壤含水量增加有关。

专家们还指出,目前广州水资源蕴藏最丰富的地区位于在天河区帽峰山穗丰村、柯木至白云山沙河一带,在约30公里地段潜藏着一条全国最大的矿泉水带,经过多次地质学考察初步认定,这一地段有21个水源地,探明地下水蕴藏量达379万吨,如果以此类推,这一地段地下水总蕴藏量应是已探明的35倍,估计在1000万吨左右。据了解,目前这一地段有长寿村、宝露、圣八宝等17家矿泉水企业,年开采量不过73万吨,远未达地矿部门允许的开采量。

专家认为,广州年降雨量2000毫米,地下水补给条件最好,矿泉水开发能得到源源不断的补给,只要合理开发利用,可以开发百年,不存在水源因开采而枯竭的现象,专家指出,针对广州市遍地“软黄金”,地下水源丰富状况,政府有关部门应对广州地下水资源进行浓度研究,研究出一套保护城市也能造福百姓的的方案。

省国土资源厅地勘坏境处有关负责人认为,在局部地区,确实可能存在地下水因长期不能采而缺少排泄中引起排泄不畅的问题,但整个广州的地下水目前仍处于处于平衡状态。

摘自《羊城晚报2003831

 

 

 

民进广州市委提议——

立项研究开发地下水

本报讯  记者尹安学、余颖、鲁钇山、周乐瑞报道

    民进广州市委调查发现,广州供水水源单一,一旦出现特大干旱导致流域地表水资源严重枯竭或发生重大水污染事故、地震以及战争等人为和自然因素导致水利设施毁坏,“将难以支撑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他们建议,广州应该立项,将地下水作为应急水源首选。

    民进广州市委的调查显示,占广州供水量70%以上的西村、石门、江村三座水厂,均位于广州西北部,供水布局不合理。江村水厂自流溪河取水,但流溪河流量不足,沿途用水量逐年增加。西村、石门水厂自珠江西河道取水,这段河流污染日益严重。而据专家预测,至2020年,广州总需水量为每年73亿立方米,水资源缺口达每年10亿立方米。

    民进广州市委指出,广州地下水资源丰富,据初步估算,地下水资源量约为212亿立方米。在天河区到白云区帽峰山一带长达30公里的山脉下,潜藏着一条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矿泉水带,可开采百年。广州地下水每年开采量远末达到地矿部门允许的开采量,适当开采不会地面下沉。相反一些地方由于地下水过于丰富,已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土壤疏松滑坡。

民进广州市委建议广州立即立项,展开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的研究,尽快选址,建立广州应急水源供应系统。

长寿村地下“黄金河”引各界关注

 

 

世界级地下河待开发

    本报讯  近日,广东各大新闻媒体及部分香港主流媒体有关在广州市柯木村至穗丰村一带的帽峰山下,蕴藏着一条长达30多公里的矿泉水带,有公司拟牵头将之申报“世界吉尼斯纪录”的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及政府有关部门的关注。昨日,广州市人大代表汪铭珊、邓伦章、伍迈粤等一行专程来到帽峰山下了解有关情况。经过一番考察,代表们认为,如果这条世界罕有的矿泉水带能够上榜世界吉尼斯纪录,将对广州市的招商引资、树立良好形象,以及塑造该地段十几家矿泉水生产企业的品牌,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据了解,国家曾多次派地质专家对柯木村至穗丰村一带的帽峰山下进行考察,惊奇地发现其地下蕴藏着一条全国、甚至是全世界最大的矿泉水带。有地质探险专家在考证后认为,上述30多公里长的地段R可以开发成为世界级的地下探险旅游河。其旅游价值可能会超过国内现今的任何一个景点。

《羊城晚报》2007120A5

 

 

评《地下“软黄金”广州快快采》等四篇报道

叶家健  高级工程师

三篇报纸的报道可可集中归纳为一个主题:广州地下水资源丰富,而且还有提出要求立项的呼声。果真如此吗?

根据广州有关地质资料,该三篇报道恶性循环实际情况不符,存在虚假的内容。因此作出如下评述:

羊角;中山纪念碑滑坡及高第街两间房屋倒塌等。其实广州市中心城区分布的是白垩纪红色砂页岩层,富水性差;广州地区除三元里旧机场附近井水高出地面0.30.4外,其他地方均未发现喷泉(即承压水),故广州地下水完全不影响城市安全。专家提到的天河广州体育学院打了一口井,并声称开发成一种“好力”矿泉水;经查证,该井建井不到一年,因水质不符合标准要求而致封井停用,事实上广州没有“好力”矿泉水品牌在市场出售就是最好的证明。谈到越秀山五羊雕像掉下一只羊角及中山纪念碑滑坡现象,而越秀山这两处地段标高比广州城区地段出3050米,又何受来受地下水上升影响出事呢(据200 5月《羊城晚报》报道,五羊雕像羊角是遭雷击断落的)?

2.关于帽峰山——柯木矿泉水带问题,专家提出带长为30多公里,但从1/20万地质图量取直线距离仅为12公里,如从矿泉水分布情况来看多数泉眼分布在东西向断裂带与北北东向广从大断裂带交汇处。至于提到探明地下水蕴藏量达379万吨,若以21个水源计,平均每点为500吨(最高值),则其量只得10.5万吨,仅为提出的1/36,显见被严重夸大了。根据广州从化1/20万地质图,矿泉点分布带在瘦九岭东西向断裂带以北,广从北北东向大断裂以东地区,此区域内分布的属花岗岩层,在此地区范围内开采的矿泉水、山泉水、或民用水井,其出水量一般为502003日,个别可达8003日。由此可知,报道所提出的379万吨是依据不足的。至于在北区域的水质方面,可划分为矿泉水及山泉水两种类型。

3.“世界级地下河待开发”的报道称《广州市柯木村至穗丰村一带的帽峰山下,蕴藏着一条长达30多公里的矿泉水带,有公司拟牵头将之申报“世界吉尼斯纪录”》以及《国家曾多次派地质专家对柯木村至穗丰村一带的帽峰山下进行考察,惊奇地发现其地下蕴藏着一条全国、甚至是全世界最大的矿泉水带。有地质探险专家在考证后认为,上述30多公里长的地段可以开发成为世界级的地下下探险旅游河。》但请问:花岗岩地区何来地下河?

以上三点评述,充分表明专家提出的观点存在做假和误导,对社会和业界做成坏影响,其后果是严重的。希望专家醒悟过来,尊重科学,从实际出发处事,做一个真正的科技工作者。

   
最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