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欢迎访问广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网站! 
  
   
   
1 广州市老工程师协会第十一届理事会工作总结 —————在《广州市老工程师协会第十二届会员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来源: | 作者:gzslx8 | 发布时间: 2012-12-01 | 5541 次浏览 | 分享到:


理事长  曾宪岳  教授级高工

 

尊敬的领导、尊敬的来宾、会员同志们:

我受第十一届理事会的委托,向大会作本届理事会工作总结报告。

2009年的1, 广州市老工程师协会召开会员代表大会,进行新老理事会交接;3月第十一届理事会领导成员名单获市科协批复,标志着十一届理事会的诞生。三年半以来,我协会在市科协的领导下,在省老科联的指导、支持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组织会员在“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继续为社会作贡献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我现在代表理事会向大家作工作报告。

 

一 、大力开展学术活动

本届理事会把学术活动作为协会的工作重点之一,通过学术活动,一方面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学”,扩大协会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增加协会的收入,增强协会的凝聚力。

1. 为支持广州市亚运会前的治水工作,我会老工程师们积极建言献策。

2009年初完成11篇论文,其中吴希权等写的《河涌治污必须始终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曾宪岳、江修恭等写的《关于河涌整治若干技术问题的建议》,先后得到市水务局的批复。经市科协批准2010331日由我协会主办《污水治理和河涌综合整治》科技论坛。会上交流5篇论文,并形成《论坛建议书》。这些论文和建议,对当时的治水实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省电视台、《老人报》、《广东科技报》分别作了报导。吴希权的论文刊登在《广州水务》2009年第2期上,曾宪岳、江修恭的论文分别发表在《广东水利水电》2011年第34期上。

2.  2011526,经市科协批准,由我协会主办《广州市中心区排涝问题调查研究》和《广州市供水水源的论证和节水措施与建议》两个科技论坛。前一个论坛,宣读了江修恭的《广州市中心区排涝问题调查研究》、曾宪岳的《广州市水浸街的原因分析与解决之道初探》两篇论文。后一个论坛,宣读了曾宪岳的《广州市供水水源的论证和节水措施与建议》、张奕璇的《谈谈广州市供水的一些问题》两篇论文。并进行了热烈讨论。会议形成两个论坛的建议书。《广东科技报》、《老人报》、也报导了会议的内容摘要。

3.  经市科协批准,由我协会主办,广州市华力盈网架钢结构有限公司、韶关市力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为企业服务,解决企业技术力量不足》科技沙龙,于2010518日召开,通过沙龙,进一步明确了协会为企业服务的方向和做法。

4.  经市科协批准,由我协会主办,韶关市力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水产科学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协办的科技沙龙,于2011325日召开。为力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解决了花鳗鱼厌食等重要技术问题。

5.  经市科协批准,由我协会主办的《提高电能利用率为企业和社会创益》科技沙龙,于今年315日举行。会上龙绍清教授级高工宣读了《滤波补偿,提高电能利用率为企业和社会创效益》、廖秀华教授级高工《电力谐波的危害和滤除谐波节电的实例》的论文。到会专家经讨论,提出了五点建议,受到有关方面的重视。

6. 对于报纸上报导的拟从新丰江水库引水到广州建直饮水系统的方案,我会专家进行过多次讨论,认为投资大,水价高,不可行。我会派吴希权、胡海、陆韵梅等代表到省政协、省发改委反映意见,得到有关领导的重视,体现了老专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

7.  2011年5月16至21日,我会举办了系列科普活动。就三聚氰胺、瘦肉精和饮水安全三个课题开展科普活动,会上吴希权作了《三聚氰胺为何屡禁不止?》、《瘦肉精种类究竟有多少?》的科普报告,卢元洙作《对广州市水资源开发和合理利用的建议》的科普报告。

8.  协会按专业分成土建、机电、化轻三个专业委员会,每月定期举行专业活动;由各专业的会员参加的例会,每两个月举行一次,内容都是进行学术交流和专题学术活动,活动内容由各专业委轮流负责,这些会议成为会员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形式和场所。

9.  三年半来,出版了论文集两集,收集论文83篇,出版会讯4期,协会三十周年纪念特刊1 期。这些论文集及刊物,在对内、对外交流中都起了显著的作用;受到会员的喜爱。老会长、现名誉会长卢湛同志均担任这些文集和刊物的主编,在此对卢会长的辛勤劳动和重要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与企业(学校)掛钩,为企业(学校)服务

1. 协会与广州市华力盈网架钢结构有限公司、韶关市力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协作关系,对公司的经营管理和技术问题提供咨询意见,还两次共同举办科技沙龙。

2. 协会与广州正利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建立了协作关系,帮助公司解决了一些经营和技术问题。该公司作为团体会员,每年向协会交纳一定的会费支持协会。

3. 协会与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签订了合作协议,利用我协会的人才优势,共同探讨培养创新型、实用型人才的新模式。我会派出一名专家参加学院的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专家担任特聘教师和专题讲座老师,已经举办了多场讲座,参加了毕业生的毕业答辩。学院向我会授予了“实践教育基地”的牌匾。

 

三、为会员服务

1.  根据中国老科协第四届理事会章程第七条第八款规定,和全国20多个省、区、市的先例,我会从第九届开始,对因种种原因未能取得相应职称的会员,进行专业职称资格认定工作,受到会员的欢迎。现在我会正在努力争取把这件为会员服务的好事办得更好。

2.  我会发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在每年的重阳节举办敬老祝寿会。对80岁以以上的老工程师表示敬意和祝贺,许多老寿星即席讲话和朗诵诗词,气氛活跃。

3.  20117月省老科联根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老科协的安排,分配我会选择20名会员进行调查,我会认真负责地开展这项工作,多次召开调查和座谈会,填好表格,整理出一份书面报告,充分反映老工程师的要求。

4.  对会员陈世钰的科技成果《高刚性大功率气静压电主轴的结构设计》(国家专利),帮他进行推介,争取转化为生产力。对会员张奕璇提出的三峡库区《移土培肥工程》(建议取得温总理批复并付诸实施),帮他申报科技进步奖(他本人已移居澳大利亚)。

5.  协会建立了人才库,向市科协推荐了68名专家入《广州市自然科学高层专家人才库》,向省老科联推荐了一批高层次人才,向多个单位推荐评标专家和参加技术评审、技术咨询、监理等。

6.  对因病住院的会员,派人去探望和慰问,对不幸逝世的会员进行吊唁和慰问家属。

 

四、康乐工作

1.  将“老有所学”与“老有所乐”结合起来,结合省、市著名建设进行参观学习,有的还请会员讲解,达到健康身心,增长知识的目的。如参观新广州塔、广东科学中心、荔枝湾涌等。

2.  组织会员参加旅游,2010年组织会员及家属33人赴台湾游,大家都是第一次到台湾,看到了宝岛美丽的风光、同胞的情谊;旅游过程中大家互相关心、互相照顾,全体团员都平安、愉快地结束旅程。

3.  组织保健讲座,有的请保健专家讲,有的请会员讲,结合实际,受到会员的欢迎。

 

五、业务开拓和创收

1.  通过举办科技沙龙、科技论坛、科普活动、出版论文集等,市科协给予经费支持;

2.  发挥协会人才与技术优势,与有关单位合作完成任务,与他们共同完成的小项目,每年都有若干个,取得部份咨询费、劳务费。我们为广州市交通基金会的项目进行选点,调查了三个区(市)6个村的公路项目资料报交通基金会,已批准了一个项目正在实施。为省机械研究所职工宿舍加装电梯项目,进行了前期工作和设计,但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尚未实施。

由于协会没有固定收入,活动经费靠自己创收,因此今后我们要更加重视、更加努力地开拓业务,更好地发挥老工程师的优势,努力解决经费困难的问题

 

六、协会自身建设

1.  我会会员大多数年龄较大,由于年龄和健康的关系,自然减员是不可避免的。协会重视发展新会员,特别是比较年轻的会员。三年半来,新入会的会员有57名,今后应更加发展相对年轻的新会员,不断增加新鲜血液。

2.  会员参加协会活动、为协会服务都是自觉自愿的;理事和协会领导为协会、为会员服务也是自觉自愿和需要付出的,正是大批会员和协会领导自愿、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才使协会得以存在,不断发展,使会员继续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愿望。协会每年年终总结,都评出先进、积极会员进行表彰;去年协会成立三十周年庆典上,表彰了12名突出贡献的会员,50名先进会员和27名积极会员。他们对激励全体会员继续积极工作、努力奉献起到了示范作用,值得大家学习。

3.  原广州国际湿地生态保护与建设学会的领导带领部份会员要求加入我协会,我会经办公会议研究并理事会会议通过,同意接受他们入会;我会决定增设一个湿地环境生态专业委员会,由陈策任主任、李治平、苏名久任副主任,有一批知名专家、教授加入。这样使我会增加了学术活动的内容,增加了科技力量。但真正要融入我协会,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4.  理事会成员加强团结协作,实现民主集中制,按时召开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和会长办公会议,及时反映和集中会员的意见,形成决议,贯彻执行。

5.  按照协会章程按时换届,也是协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十一届理事会章程规定理事会任期3年,实践结果3年时间太短,拟改为4年一届。但广州市民政局民间组织管理局批复要在今年七月换届,即十一届理事会任期3年半。换届准备工作在今年3月就开始了,主要是酝酿十二届理事会候选人,对现任理事和拟任理事逐一征求意见,形成一个初步名单,于511日召开理事会进行讨论,同时讨论章程修改及有关事宜;初定名单后召开理事长会议讨论,并拟定正副理事长、秘书长、各专业委主任候选名单及章程修改主要内容,提交会员代表大会决议。理事候选人的13名,其中新任的理事5名,占38.4%

同志们:十一届理事会虽然做了不少的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主要的有:发展新会员,特别是比较年青又在专业上造诣较深的新会员较少;对外交往面还不广,收入不多,协会运作经费还比较困难。我相信,新一届理事会将认真总结协会工作的经验教训,把各方面的工作继续向前推进:

一是大力加强协会自身建设,选好理事会成员,把肯干事、会干事、身体好、愿为会员服务的人,选入理事会;理事会和领导班子实行民主集中制;把“以会员为本、为会员服务”作为协会的根本宗旨,为会员办实事;努力发展新会员,吸取新鲜血液。

二是加强与上级和相关单位的联系、沟通。特别是对市科协、市民政局民间组织管理局、省老科联、省市老龄委等要多联系沟通,他们布置的任务要认真负责完成好,以加深对我会的了解,争取支持。

三是继续加强与企业、学校的联系和合作。以更大的力量开拓业务,发挥我会人技术的优势,多做项目,多创效益,实现“老有所为”,为社会继续作贡献,为协会作贡献。

四是继续搞好专业活动。,对省、市重大建设项目及涉及民生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发挥专长,建言献策,争取申报新的科技论坛、科技沙龙。

五是继续抓好康乐活动,健全组织机构。继续组织会员参观旅游,丰富活动形式,实现“老有所乐”。

同志们:第十二届理事会和新的领导成员即将诞生,让我们在新的理事会领导下,团结协作,继续努力,不断开创协会工作的新局面!

 

   
最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