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羡云 高级工程师
塑料是19世纪中发明的。用它制作产品,易加工、省原料。它的产品具有轻巧色艳、洁净耐用、卫生安全、价格低廉等优点。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也将它列入我国重点发展的合成材料之一。正当人们称之塑料是卄世纪材料的“白色革命”而欢呼雀跃之际,殊不知,因忽略它不被生物降解之特性,“200年不烂”并非耸人听闻。对其废物因没有针对这一特点,制定相应的冶理措施,再加人们随意抛弃废物的恶习,度致无序进入环境的塑料废物,日积月累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日趋严重。铁路两侧的“中国第二长城”,葛洲坝前横跨长江的“白色公路”,三峡大坝的“白色海洋”相继出现。这些污染被统称“白色污染”。
如何治理“白色污染”。被社会广泛关注后,不久其矛头转向发泡塑料身上。在塑料餐具“弃”与“留”的较量过程中,一些人士因受过去知识等原因的制约,提出不少违背事实、违反科学的意见和和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与科学的正确的意见建议同时并存,不仅给广大消费者思维做成极大混乱,无所适从。甚至影响决策部门正确判断。影响市场的正常供销秩序,影响深远,很有必要及时拨乱反正,走出误区。
一、“白色污染”是人类自酿的苦果
我国塑料工业是解放后才开始起步的,被广泛应用于生活领域还是卄世纪,我国当前按人平均年消费塑料数量还不及工业发达国家一半。但城市生活垃圾中,塑料废物含量却远高于那些国家。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她们重视废旧塑料制品的重复使用和回收利用。所以说,我国出现“白色污染”的根源并非是塑料的不可被生物降解性能所致,而是人的不文明行为——随意抛弃废物的恶习和缺少科学而又完善的管理体系、法规和措施。
二、“降解”不等于“环保”、且有卫生隐患
自“白色污染”问题被提出后,塑料的不可被生物降解就成为众矢之的。研发中被降解产品红极一时。仅一次性餐具,全国就有600余家企业向市场推出纸板类、纸浆模塑类、植物纤维类、非发泡性塑料类、可降解塑料类和淀粉类等六大类产品。除非发泡塑料类一次餐具主要为解决发泡塑料餐具回收难的问题外,其余五类均可被生物降解型产品。但生物降解是需一个特定的环境,湿度、温度、空气缺一不可。降解过程少则月余,多则数年。所以它对缓解市容景观及视觉污染的影响是极其有限的。对缓解垃圾占用填埋场容积的压力也不明显。反之,弃之农田其降解后的塑料碎片或其他残留物仍对农田生态环境有不良影响。还有,可被生物降解之餐具,尤其在高温、高潮、多雨的南方,难保在使用前不发生霉变。换句话说,降解性能愈好、卫生隐患愈大。
三、有毒有害论是捕风捉影
发泡塑料被指责的另一个理由是:发泡塑料餐具生产时使用氟里昂,产品中含有包括二恶英、雌激素在内的十六种有毒有害物质,它们在65゜C就会溶出随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健康。这类舆论虽是铺天盖地,但没有一个是权威部门发布的,也没有具体指出这类毒物在餐具中的含量、半致死量及卫生标准。相反,发泡塑料餐具生产企业早在1988年开始拼弃氟里昂改用丁烷生产;发泡塑料餐具在生产、使用过程中根本不存在产生二恶英的必需物质和环境条件;……发泡塑料餐具已被使用20余年,从未见报一例因使用发泡塑料餐具而致病、致畸或致癌的患者,更是各地发泡塑料餐具企业的产品连年通过当地质量卫生部门的监控,所以说,发泡塑料餐具的有毒有害论纯属子虚乌有。
四、产品的环保性能,“生命周期分析”最权威
随着公民环保意识的加强和提高,在选择商品时,也希望是符合环保要求的“绿色产品”。所谓绿色产品,安全符合以下四点:1、原材料来源丰富,产品消耗原材料少。2、生产过程没有或极少污染。3、产品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4、废物易于回收利用或易于处置,或易于消纳。
“生命周期分析”(LCD)是从产品原料的来源、生产过程的消耗、耗资源情况和产生“三废”情况。使用期间的运输、储存、到使用后的废物处理等(即从“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对环境的影响的量化。目前已成为世界较为公认的一种产品对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价方法。若采用该方法对目前市场上已有的各类一次性餐具进行评价,其结果是:发泡塑料餐具的环保性能最佳,是当之无愧,屈首一指的绿色产品、环保餐具。因为它的主要原料是来自石油精炼过程的副产品——聚苯乙烯,每个产品仅需5克左右的原料。生产过程仅需电能,又无“三废”产生,使用时又无霉变之担忧。只是其废物不能被生物降解。若不回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较大。若回收利用,成本偏高按市场经济原则,企业家就很难插手搞回收利用。
五、生产企业承担责任,回收利用或可行
“回收利用”不仅符合我国既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是建立节约型社会、贯彻循环经济理念的具体措施。也是治理环境污染的一项有效措施。它对治理发泡塑料餐具废物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良方上策。故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被众多专家学者乃至热心环保事业人士的鼎力推荐。但由于废旧发泡塑料餐具的脏、轻、分散,回收利用成本高得难给投资者获得最低利润,而无人问津。近年来,受大环境的影响,从事发泡塑料餐具的企业认清了自身的社会责任,主动提出要接受“生产者负责”的原则,愿承担回收利用过程中的经济盈亏风险。再加废旧发泡塑料餐具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成为可行,早1996年底北京就试行回收利用工作。2000年6月上海市率先制定“上海市一次性塑料餐盒暂行管理办法”的地方法规,实施“三分钱工程”(即生产企业每在上海市销售一只发泡塑料餐具,就必须向有关管理部门交纳三分钱。该笔款项专用于管理、处置废旧发泡塑料餐具)。处置废旧发泡塑料餐具。该办法与国外的“庇股税”和我国近年提出的“绿色税改”思路一致。该办法在上海实施迄今。不仅回收废旧发泡塑料餐具13亿只之多(折为8714吨)生产再生塑料粒4357吨(截止于05年底)。为社会提供大量就业机会。而且上海市目前马路上,垃圾桶中,垃圾填埋场内已基本见不到发泡塑料餐具废弃物。由它引起的视觉污染已基本消失,潜在的生态环境危害问题也大幅减轻。广州市也曾于2001年4月起实施回收废旧发泡塑料餐具。运作时间仅一年时间。但对环境的治理效果也很明显。
从上述可知,回收利用废旧发泡塑料餐具,治理该废物对环境卫生的影响的经济和技术问题已不多存在。当前只要政府在政策上给予支持。这一措施必将在全国开花结果,因发泡塑料餐具废弃物引起的环境问题也将一去不复返。
防 雷 击 续
潘伟南 高级工程师
接地系统
诚然,仅安装电离器是不能满足要求的,此电离器,消除式阵列天线系统还必须接地。地电流收集器(GCC)提供电荷讯号源。以保持阵列系统离子电流畅通并释放被保护区内的电荷;GCC是为保护地区内地面上有关的设备提供电气上的隔离,亦即浮动辅助接地系统而设计的。由于雷暴雨所产生的感应电荷积聚在地面上,这一地表上所有设备装置能够获得保护,通常就以GCC来围绕着。而GCC通常是由地电流收集器导线,亦即埋藏于地下25cm 深的铜管,以及沿着GCC每间隔约10米而设置的短接地棒所组成的。在GCC围绕的闭合区域内,应由交叉导体组成网,同样连接上地面上的设备和接地系统。
LEC公司的化学 — 棒接地极是一个超高效的低波阻接地系统元件。它通过连续地调节周围土壤,就提供了最完美的低电阻接触面的理想土壤。其方法是:采用特别配制的矿盐,平均地沿着地电极撒放。它是非常有效的,即一个化学接地电极就能够代替10个常规的接地电极。化学接地电极的设计能保证了性能稳定不变的。这个有效的系统,实际上它是不需要维护的。
当电荷移动,进入到被保护区域时,它就首先与地电流收集器接触,这样就使电荷从该接触点到消除器,亦即是借助电离器的引入线,提供一个较优的路径,因此,实质上是被保护区的旁路,该电流流过,导致整个土壤表面周围,因土壤电阻而产生一微小的电压降。因此,在电气上要使它成为一个整体。由GCC建立起来的隔离岛,其电位为较它的周边地区低。而短接地电极亦因有足够的深度,使之保证能收集到该区域内有关感生的任何电荷。
电荷导体的功能是直接提供从GCC到电离器的低阻抗路径,与避雷针系统相比,这些电荷导体能载着小量电流通过最短的路径,且也是为结构上的完整性而选择出来的;它比大容量电流导体更为完美。最大电流通过亦仅在毫安范围内,据多次测量显示,通过GCC接地系统的最大电流小于1/2安培(极个别情况有例外)。
电气隔离岛和电子流流过,的重要意义可以概括如下:
·电流自电离器流过,通过其上面空间,它便降低了被保护区内的电位,并从保护区内排走有关设备周围的电荷,并把它转变成为空气分子。
·所出现的游离离子,或空间电荷,与被保护设备和云层之间。在它们之间构成了“法拉第”的屏蔽,因而对设备提供了来自雷暴云的静电场隔离休。
消除式阵列天线系统(DAS)的性能参数
DAS自从它能确切地显示出系统的价值以来,其性能参数是十分重要的, 从过去的历史看, 性能参数就是雷击或不雷击的问题。这个最有价值的参数,就是该处先前有很多发生雷击的历史,于是装了防雷顾问公司消除式阵列系统(LEC-DAS)之后,就不出现雷击了。安装后,较长时间都非常良好。
·第一 当采用这个参数时,你会忽视这个事实:即系统的事故已经得到了克服。系统的安全可靠性,按照运行小时计几近99.7%.
·第二 计及到机件改塑的影响,而最终的性能效果与系统的可靠性,按系统运行小时计超过99.9%.
这些统计数字为对(DAS)的可靠性提供一个有力的保证。无论如何,从客户长期遭受雷击损失的历史看,他们装上消除式阵列系统之后,损失直接降为零。这是一件惊人的推荐文件。也许最为有说服力的是下面列举一些有关历史事实:
1、 加拿大CKLW无线电台。据记录,雷击铁塔造成停播事故,平均每
年达25次,于1972年12月装上碟式电离器后,未发生过停播事故或雷击现象。
2 、美·佛罗里达州WBBH电视台。该台的天线安装在高度为300米的电视塔上,地区雷电日为100次/年,塔或天线平均每年被雷击48次,造成多次事故和设备损坏。于1975年装上DAS系统后,(于1980年乘大修机会又加装),此后,未发现过雷击现象。
3、美·内华达州KCAS电视台。有两个缘由颇为有趣:(1)它的站址位
置 — 石头堆。(2)以往雷击次数是创纪录的。一座62米高的铁塔立于石头堆上,顶上安装28米的天线。于1974年移去石头,换以人工土壤作实质上的接地,装上早期的梯形阵列天线,此后就不发生雷击事故了。
4、美·路易斯安那州,查里斯湖PPG化工厂。该厂生产商用氯(cl)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出纯氢(H),当附近雷击时,会引起氢气排出管着火。这是由于静电场受到重大改变。于1978年装了DAS后,不仅厂区无雷击,而附近出现雷击时,排气管也不再着火了。
5、美·皮治保顿核电站。在宾夕法尼亚州中部,位于萨斯奎汉纳河畔,厂区占地40.5万平方米,该处雷电日为40次/年。排气口(烟囱)高出厂房≈220米,估计每年雷击事故为2~5次。从核电站的历史显示,每年有多次雷击排气管口,造成损失。于1976年装上带有3 个消除器的阵列系统,对整个核电站和相关变电站加以保护,此后就没有雷击纪录。
6、美·田纳西州·孟菲斯城联邦快递有限公司。于1982年首次与LEC公司签订合同,此后,为了保护他们的设备装置,签了超过40宗合同,最大的一个保护区是位于孟菲斯国际机场。LEC公司对其约3平方公里的各类设备装置作出保护,以任何合理的评估,那些设备每年都遭20次雷击。自1982年后,该地区就无雷击了。在保护区外面周围,会常常看到频繁的电晕放电效应和继续有雷电。
7、美·弗吉尼亚州,芬其拉造纸业联营公司。一条13.8kv的给水泵馈电线路,长为5.56公里,每当附近出现雷暴云时,就掉闸断电。于1987年装上双重式消除器(DDS)之后,就不发生因雷电而掉闸的事故。而旁边另一条功能相同的并行线路,虽其基准绝缘水平较高,平均每年雷电掉闸3次,经历超过10年。
结论
雷击的风险是现实的,而传统的防雷保护装置不能充分地概括全部风险。对于二次效应,其所引起的多数破坏,事实上是收集了雷击的总汇。
LEC 所开发的技术,证明了此项技术能消除被保护区内的雷击,并对该处未作完善保护的设备防止雷电时的二次效应。如果雷击就会使设备不能工作,甚或几小时的活动停止,则应考虑全面预防将来雷击的经济价值是否不容易抵消一次安装LEC的雷电消逸系统的价值;其实,它是最便宜的保险。
理念与数椐
一一议计算错误引致的矛盾问题一一
彭子尹 教授级高工
彭 中 助理建筑师
理念与数椐是必须一致的,正确的科学的理念数椐,都是很严谨的,来不得半点马虎,自然科学家的定理定律,不用说都是经过无数的人,通过公式验算,有准确的数椐论证的,就是社会科学家的正确理念观点,也不能离开可靠的数字去虚弄群众,作为政府的政策法律、条例、细则、办法,关系到千家万户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更应该严肃认真负责才对,本文仅就房地产交易中,发现的建筑面积与旧房评估买入价,两个具体工程数字的计算问题试作评议:
一、单位房产总建筑面积只含套内不包分摊。
建设部早己明文规定建筑面积的含义,是该建筑水平投影之和,成套建筑面积,是由套内面积和分摊的共有共用的建筑面积两部份组成。可是广卅市房管所发的旧单位房产证的建筑总面积,只计套内面积,没有包含分摊面积,这种以局部代替整体的乱套错误,不是一两宗个别数字计错向题,而是有其糊涂理念基础,顽固坚持乱套不改的程序做法,是影响千家万户权益并矛盾百出错误,会对和谐社会带末不少纠纷的向题。
(一)、不合事实也不符合国家规定。确定建筑面积是按规范计算为依据的,这与产权人无关,房管部门解释此情况时,说房改房才有分摊面积,单位房是没有分摊面积的,(意味只有厅房没有梯廊),按文件规定对共有共用公用部份的面积是要分摊的,即套内归套内,不应将此数据乱套在总面积上才对。
(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这些缩小了建筑面积(约小10%以上)的单位房,在国有资产管理上,在出租或售卖中,不是白白的流失掉其应有的价值了吗?
(三)、造成房产买卖纠纷,房产交易中是买卖建筑总面积,合同是要两部份加起来作计算基数的,交易中心在递件办理过户手续时,是硬要在合同上照填旧房产证上的错误数据,总建筑面积填小了,明明是买方受骗、炒家得益,涉及到数万元的权益,谁肯相让呢?
(四)、新房产证与新测绘的附图建筑面积,都是包含两部份的,应该一致,怎能新旧乱套昵?如果新房产证上仍照填旧证总面积,那不是继续错下去永不翻身吗?那新证里的套内面积与分摊面积又该怎样填昵?
. (五)、更改程序繁复,在房产交易中出现这样的向题时,照交易中心的办法,是照老证错误数字过户给私人,再由私人去申请测量,改发新证劳民伤财才行,不明白的业主就改不改无所畏过去,明理人要坚持改面积,则再遭刁难与损失,这关系不好,甚至有可能引起走后门的腐败行为。
(六)、这纯系过去房管部门内部技术性理念失误造成的,房产主管部门或交易审核单位有权有责采用测绘图改正确数据,这并非受害的产权单位责任。最好做出一个便于操作容易实行的措施及时改正。
二、旧房评估折旧反算,多计土地增值税
土地增值税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增值就是房屋买入到卖出的差价,根椐“土地增值税问题解答”,土地增值税计算依椐为增值额:增值额=下手转让收入(即下手卖出价)一应扣除项目金额(关健是上手买入价);税金=增值额×适用税率速算公式,而且也无扣除金额不实问题,只因单位早己入账,找不到购房发票,理应按同类市场价格,进行评估买价才对。可是按照土地增值税条例的有关规定做法,评估旧房的重新折旧价,是按照现在新房屋重置成本价,(指现行建造价成本)乘折旧率计算,而其计算参考单价,又是现时的《建设工程技术经济指标》;这样的结果就出现诸多理念与数椐,相矛盾的问题:
(一)、今年买进又卖出,与实际不符,时间不对,买价不实。
(二)、变成拆旧率反算,本来计算折旧率,是指从建房或买房起到卖房止的使用时间,打折计算的,变成了现在新造价,回过头去计算原建时间折旧。
(三)、这买价低於当时的商品房价,不符增值依椐,倒真是提供扣除项目金额不实了。
(四)、即使是根椐税务总局财税(2006)21号通知和《技术经济指标》参巧,也不是就无商讨余地的,房屋的性质材料结构装修不同,经手人往往是就低不就高,很难取得相同价值。
(五)、政府房改按市场向职工计算商品房成本价(3600一2800每平方),多收费,而向单位房计税,有此合适的单价指标不采用,偏要用低价另计,多收税也是两个标准不公平的。
(六)、折旧不计买进到卖出时间,一律都是今年卖出至建房时计算,是不符合科学的。